王艳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保护脊柱,从婴儿开始

发表者:王艳霞 人已读

当今社会,很多人从年轻就开始颈肩痛,腰腿痛。以前五六十岁的人才常见的脊椎病,现在发病年龄明显降低。现在是全民低头族时代,甚至家长开始使用电子产品哄小婴儿,在生命早期为脊椎疾病埋下祸根。

脊椎有什么作用?人类是逐渐由低等的脊椎动物如鱼类,经过两栖,爬行类的阶段而进入到哺乳类。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脱离了水的限制,登陆上岸,是一个重大转变。动物在水中是无承重的,但是在陆地上运动则需要抵抗重力,要求动物有强劲的骨骼系统------脊和四肢来均衡支撑身体的重量。这个进化的过程,动物界用了几亿年的时间完成。而标志着这个巨大的生物学工程的最成功部分,就是脊特殊结构的完成。这也是动物体内的骨骼结构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目前研究显示从爬行到直立的进化时间只有四百万年,然而这个特殊结构花去几亿年才定型。虽然从能量消耗来讲从进化到直立行走可以节省75%的能量,但是从结构而言还不能完全由适应水平活动到直立活动的转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脊是非常脆弱的。

青少年期,脊隐患的危险期


我们从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进行着挑战。脊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锻炼、劳动、学习等活动中受到影响,而使24节脊椎和骨盆发生各种各样的位移。没有发生任何椎体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同时,在脊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的神经分布很少,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当椎体位移发生时,椎间盘就很容易造成损伤而导致椎间盘变小,椎体间的“软垫”----椎间盘也很容易被压坏而造成椎间盘突出性疾病

人体脊椎神经共有31对,由上至下分成颈椎神经8对(简称C1~C8)胸椎神经12对(简称T1~T12),腰椎神经5对(简称L1~L5),椎神经5对(简称S1~S5),尾椎神经一对(简称C0)。小小的脊椎位移带来的问题可能是脊神经的受压。只要脊椎神经受压迫,不但会引起四肢体表疼痛,会引起内脏等器官出现症状。每一对脊椎神经分前、后两支,依功能分别负责躯体神经及内脏神经(即自律神经,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构成)躯体神经分布于各肢体肌肉,而内脏神经分布于全身的血管、腺体内脏。由此可知,人体脊椎神经负责管制人体全身各部份。

脊椎的许多疾病起始于儿童期。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少年期就开始产生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抽动、头晕、头痛及脖子、背、肩、腰部疼痛等。一般的推拿、按摩会有一些疗效,但不太持久。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依靠矫正脊的形状,如果不这样做,脊不正常的位移就会进一步发展。不正常的脊椎还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手脚麻木,神经源性的内脏功能不正常等等。特别是3岁以内,如果脊椎护理失误,会影响肌肉、筋膜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姿势肌与运动肌的功能失调,会引起原始反射、本体感觉功能障碍与紊乱,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中枢敏化的临床症状。

保护脊柱千里行,始于足下今日起


从进化的角度讲,我们人类发育遵循自然进化的规律。孩子从孕期“鱼”的时代,到后续“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时代,大运动的发育也应该遵循爬-坐-站-走的过程。但是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呵护孩子很小的时候,经常抱着孩子,不舍得放手,结果可能会导致脊柱变形。随着宝宝的成长,如果过早开始学习坐立的话使得孩子的脊因为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而变得十分脆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孩子脊椎弯曲变形,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家长想当然我在门诊上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小婴儿出生后还有爬行反射的时候,就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训练爬行。随着孩子的发育,能力增强,孩子可以主动的翻身、打滚、爬行,后来自然就会坐了。充分的翻身打滚爬行训练,可以很好的锻炼婴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在这个反射充分发育后,可以有效的避免学龄期含胸塌背坐姿,有助于脊柱发育。

另外,过早走路也不好过早学习走路,因为这时孩子的腿部力量还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身体重量会造成孩子罗圈腿或者X型腿,腿部变形之后,会累及骨盆的开口方向,从而导致脊柱变形进而引发疾病

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同样会出现脊椎问题。有些家长在哄孩子的时候会经常拿着一些电子产品来看,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新鲜东西感兴趣。同时电子产品可以即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快速变动的信息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注意力集中时间偏短。长期下去,除了因为使用电子产品时不正确的姿势容易引起脊椎病,还可以引发视力问题、延迟满足问题甚至注意力问题,导致学龄期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及成年期情绪问题。


总之,脊椎健康问题贯穿人的一生,但现在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脊椎健康的重要性,对脊椎疾病还仅仅停留在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之类的问题上。人生就是单程票,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保护脊椎健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1.jpg



本文是王艳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