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如何提高免疫力—养生保健小帖士

发表者:倪金霞 人已读

日常有意识的养生保健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可使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长期坚持又可延年益寿。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一、饮食调摄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体质无法决定,但后天若要增强体质,便须从脾胃入手,固护调养脾胃,使脾胃发挥正常的功能。饮食入胃,三餐饮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调养脾胃,饮食调摄必不可少。饮食上主要避免过饥过饱,做到规律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食辛辣刺激之味。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宜食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山药、桂圆、大枣、五谷、大豆、紫薯、芋头、枸杞等,膳食类如茯苓山药粥、山药薏米粥、红枣桂圆莲子汤等。

二、起居有常

起居上应顺应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颈、腰、膝、踝部位,防止寒气入侵。夏季炎热时,身体各部位避免在空调风扇下长时间暴露,室内温度不宜过低,注意固护脐部,避免露脐装。四季都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适当开窗通风。

三、适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可促使体内气血循环、促进阳气的生发。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年轻人体质较好者可根据喜好选择慢跑、打球、游泳、骑车、瑜伽等运动方式,年长者可选择散步、气功、太极等锻炼方式。运动时间和频率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至少每周2次,单次时间最少30min。

四、情志调畅

养生保健不仅要调养形体,也要调节情志、精神。生活中避免急躁易怒、大喜大悲,宜积极乐观地处事,可多进行适合自己的文体娱乐活动,如下棋、练习书法、弹琴、放风筝、听音乐等,调节情志恬淡愉悦舒畅。

5、 穴位保健

除了以上饮食起居、形体身心强护外,提高免疫力、防止病邪入侵、增强抗病能力还可以进行穴位艾灸与按摩。

1.穴位:足三里、关元、气海、中脘、天枢、神阙、大椎、肺俞

2.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前缘1横指。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四横指)。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腹部,脐中旁开2寸。

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

大椎:在脊柱区,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低头,颈背部交界处椎骨有1高突,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操作方法:用清艾条艾灸或按摩以上穴位。

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以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15分钟,每次艾灸总时长30-45钟,所用艾条1/2~1根。也可以选用艾灸盒、灸筒等工具艾灸,每日或隔日1次,灸后适当饮温水。

若不方便或不适合艾灸,可以按摩以上穴位,按摩时每次选取3-5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总之,若要防住病,需把饮食调,若要免疫强,起居情志须注意,若要身体健,刺激穴位多锻炼。

附:艾灸注意事项

1、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灸;

3、老年人及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要控制灸量,避免烫伤;

4、施灸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注意防火安全,艾灸结束要将艾条彻底熄灭,防止发生火灾。


本文是倪金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