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蕾 人已读
新冠肺炎使这个春节变得如此不同,本来应该走亲访友、其乐融融的假期因为这场肺炎陡然慢下来。每天宅在家里与世隔绝,忍不住不断地刷手机关注疫情进展,看着每天确诊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加之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层出不穷,时间久了,难免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闲到发霉,心态崩了……这些情绪正常吗?又该如何调节?
我院临床心理科有一个来电话咨询的患者就是因为居家隔离期间每天一睁眼就看手机,过分关注疫情相关情况,每天都回忆自己近半个多月去过哪里,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什么人,到处查自己坐过的汽车、高铁、出租车有没有发病的病例报道,打听小区周围有没有发病病例,一天量四五次体温,家里时不时就消毒一次,弄得自己晚上也睡不好,吃饭也不下。建议这样的人要放下手机,学会适当的屏蔽一些关于疫情的消息,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这个季节本来就是流感高发季,这个时候如果感冒咳嗽了可能就更是煎熬。有个患者就是春节期间出现了咳嗽,每天量体温都是正常的,虽说半月来并没有去过疫区,甚至1月中旬后都没有出过小区门,她还是觉得自己可能是被传染了,天天研究关于新冠肺炎有哪些症状,哪些传播途径,更加觉得自己一定是无症状感染者,研究久了身体出现了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不适。家人的一声咳嗽就惊慌不已,觉得被自己传染上了,但是她又害怕去医院检查,担心如果真的是会被隔离,天天生活在惊恐之中。我建议她首先要勇敢的去医院先做排查,还有非医学专业人士对于疾病的专业知识不要过多的研究,会给自己很多不舒服的自我暗示,甚至导致焦虑及惊恐发作。
那面对疫情应该怎样做么?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承认自己的“脆弱”,允许自己有各种的情绪,在特殊时期,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否定自己,这些情绪不代表意志力不坚强,偶尔的哭泣发泄也是需要的。
在特殊时期,做到一下几点,就能减少你的焦虑:
1.尽量少刷手机,充分重视,但不要无休止地关注疫情,不要过度解读与担忧,2.居家隔离期间要有计划,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些回归自己社会角色的活动安排,例如学生可以上网课,上班族可以学习充电,生活充实,有目标,就不容易感到焦虑了
3. 适当做些室内运动。比如做做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
4. 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证身心稳定。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训练等方式,降低身心焦虑水平,从而改善睡眠。
5.睡前不要过分关注疫情相关信息,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6.睡前热水洗脚。按摩涌泉穴、大陵穴、神门穴和安眠穴。
我们提醒市民,要理性地看待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多了解有关科学防控的知识,不必过度恐慌。
本文是张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