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瑞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癌痛

癌痛的脊髓机制

发表者:王祥瑞 人已读

癌痛的脊髓机制

在脊髓水平集中、 整合之后,加强的疼痛信息传入大脑,形成个体最终的疼痛感觉。不同的疼痛状态使大脑的感觉区、 情感情绪控制区的兴奋性产生变化。电兴奋从下丘脑传到大脑皮质区,从而在皮质感觉区形成疼痛的感觉部分。同等重要的疼痛的情感、 情绪部分有可能是电信号从脊髓神经元传入大脑诸如杏仁核等部分而形成的。疼痛信号对大脑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持续的刺激有可能是引发一些伴随疾病的原因,这些不间断的疼痛扰乱机体的正常功能,使患者产生恐惧、 抑郁以及睡眠问题。最终,疼痛改变了大脑的下行传导控制系统的机能及电兴奋,而这种下行传导控制系统能够将高级大脑中枢的信息通过中脑、 脑干传递到脊髓。如此一来,这就存在一个互反关系,情绪、 焦虑等因素会影响疼痛。这些下行传导控制信号连接大脑高级中枢与脊髓,并且受诸如杏仁核的控制。下行通路起始于中央灰质至脑干神经合团,最终辐射到脊髓。这些部分的神经元使得大脑产生下行的兴奋或抑制。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模型中急性疼痛状态下兴奋和抑制失衡,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抑制减弱或者刺激增强促使疼痛,反之,引发抑制减少疼痛。临床前期的研究表明,这一现象的基础是去甲肾上腺素(大多情况下是抑制作用)以及特定的血清素激活物水平降低引发疼痛。这些单胺类物质水平的下降双向调节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影响着抗抑郁药对疼痛治疗的效果。癌痛模型中的下行控制很少被研究,然而,抑制5HT3 受体能够减弱从大脑到脊髓水平的下行兴奋性控制,并且减少脊髓灰质后角表面的 WDR 样细胞对热及机械刺激的应答。这明显提示,癌性骨痛模型中部分增强的脊髓兴奋性并不仅是周围神经性或是脊髓性的,而是跟变化相关的反常下行调控。这些转变表明了中枢变化的重要性,当然,这些转变可能有部分是因为边缘系统变化的驱使,正是这些转变引发了患者的并存病,例如恐惧、 睡眠问题、 抑郁

本文是王祥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