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巍专访:VenoMerse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快速康复外科的新实践
文章号:W1705142 2019-12-25 14:21:38
作者:365编辑[1]
单位:365医学网策划编辑部[1]
365医学网:尊敬的易主任!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贵中心作为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学组的组长单位,您作为青年骨干专家,请您谈谈中国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及患者诉求
易巍教授:
1、下肢静脉曲张的现状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正常人站立时,下肢的表皮血管是不会突出皮肤表面的,当下肢静脉曲张时,浅静脉突出于皮肤表面、扩张、纡曲、甚至卷曲成团。病肢酸胀、麻木、沉重感,容易疲劳。长期病变的患者,小腿下部和足部(足靴区)皮肤可出现萎缩、脱屑、色素沉着、湿疹及慢性溃疡等。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向心回流不畅、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这些因素与遗传、年龄、职业、生活工作环境等有关。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如农民、交通警及军人等,以及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怀孕、肥胖等容易得该病。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的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
2、治疗现状和病人的要求
一直以来,传统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其疗效确切,但缺点是手术操作多、损伤大、恢复时间长且遗留很多斑痕,影响美观。对于一种良性疾病,很多病人因为恐惧手术而不愿接受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目前,多种微创方法应用于临床,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减小、恢复较快。但仍有术后患肢皮下淤血较重、皮神经损伤后麻木、皮下硬结、肿胀、疼痛明显、离床活动困难、依赖专用设备、费用增加、复发等问题。
病人对手术治疗的要求日益提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疗效确切;2.创伤小、痛苦小;3.美观;4.副作用小;5.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最好是即做即走;6.费用低。
针对病人的要求,静脉曲张的理想治疗结果是:1、解除血液的返流,而切除大隐静脉主干是解除返流、降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2、副损伤少、美观,保护隐神经、减小皮肤损伤是重点;3、恢复快、费用低。治疗时间短、尽量不依赖设备是关键。
365医学网: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这是一种治疗理念的更新,请您谈谈,该术式在这一理念中的应用:
易巍教授:目前,ERAS理念迅速发展,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
近几年引入国内的静脉曲张VenoMerse手术成为一种较好的快速康复模式。其技术要点是应用新型外套式剥脱导管,通过局麻下小切口,将肿胀麻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泡沫硬化剂注射、点式剥脱这四种临床技术科学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静脉曲张术后快速康复成为可能。
365医学网:这种全新的外套式剥脱术使金典的静脉曲张手术更微创,据了解贵中心引进该技术后,手术量明显上升,请您谈谈应用体会:
易巍教授: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备较多优点:
1.疗效确切,在直视下切断、结扎了大隐静脉,剥离膝上段大隐静脉主干同时切断分支,解决由股静脉返流的最主要通道同时保护隐神经;
2.优化了麻醉方式,局麻与肿胀麻醉相结合避免了其他麻醉方式的术后不良反应。肿胀麻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淤血,恢复快。术后病人即可离床活动,不需禁食水,观察一天后即可出院;
3.神经损伤小、术后皮肤麻木几乎不发生。在大腿段,有效的避开了大隐静脉的伴随神经-隐神经,在小腿段,始终保持在血管内治疗,避免了损伤血管周围的皮肤感觉神经。
4.局麻、微创、切口小、切口少,大隐静脉根部切口约1~2cm长,其余切口均小于1cm,大部分病变血管是在穿刺注射下完成治疗。减少手术应激,患肢皮下淤血、皮下硬结、肿胀、疼痛均明显减少。
5.费用减少、有效控制手术日及术后液体输入量,术中、术后用药少,术后住院时间仅为1天,住院时间降低,床位利用率提高
6.前期成本低,不需要购买新设备。
VenoMerse手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实现了静脉曲张的快速康复计划,不仅提供了更好且更有效的医疗服务,还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治疗费用,适合向基层推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