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科普

发表者:王海峰 人已读

三叉神经痛简介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刷牙、洗脸、说话、寒冷刺激、进食等均可引起发作。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1~2分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曾有人将其称为“天下第一痛”,可见其对患者造成的巨大身心困扰。

三叉神经主要分布于面部,共有三个分支,分别是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每一支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支配范围,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这三支都属于外周分支,就像“树干”一样,而半月神经节是三叉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就像是“树根”,如下图所示。所谓“斩草除根”,在三叉神经痛方面也适应,有大量研究和临床案例证实了在半月节处进行治疗比在外周支疗效更佳,维持时间更长,因为外周神经毁损以后还会自我修复,经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又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而半月节是神经胞体所在处,毁损以后很难再恢复。

image.png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目前公认有确切疗效的根治性手术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微血管减压术。两者的疗效类似,但是微血管减压术属于开颅手术,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要求比较高,而且手术风险也更大,甚至有死亡病例的报道。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则是一种微创的穿刺性治疗手段,对患者的损伤非常小,安全性很高。

射频热凝术简介

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神经毁损疗法,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组织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打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路径,从而达到止痛目的。三叉神经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功能,但还有一些神经纤维有运动功能,那么如何做到只毁损传递疼痛的感觉纤维,而不伤害运动纤维呢,原来这两种神经纤维的变性温度不同,感觉纤维比较敏感,在65℃以上即可发生变性,而感觉纤维和传导触觉的粗纤维则相对迟钝,在80℃以上才会发生变性,这就给了我们进行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治疗的一个安全温度范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温度为70~75℃。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过程

1,选择穿刺点,通常位于嘴角旁开1-2cm。消毒,铺巾。

2,局部麻醉,可减轻穿刺过程造成的疼痛。

3,影像设备引导下穿刺至颅底卵圆孔内半月神经节处。

image.png

4,测试,由于三叉神经痛单支疼痛最为常见,所以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后还需要通过感觉测试和运动测试,进一步确定针尖位置,微调使其位于造成疼痛的分支根部。(这个过程中,医患交流非常重要,患者要准确描述射频机发出刺激后自己的感觉,告诉医生什么地方有麻木的感觉或跳动的感觉)

5,静脉麻醉,定位完成后通过静脉注射麻醉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在给予70~75℃,120s的射频消融,这个过程比较痛苦,所以要将患者进行麻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支特点决定射频温度和时长。

6,患者苏醒,粘贴穿刺伤口,术毕。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去枕平卧48小时,由于穿刺针会进入颅底刺破硬脑膜,如果患者术后过早坐起,脑脊液就会沿穿刺针眼流出,造成低颅压性头痛等不适。

2,常规使用3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面部麻木,发生率较高,由于感觉纤维被毁损,所以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原先疼痛部位有麻木感觉,但大多数人这种感觉会在2-3个月内消失或减轻,很少对生活造成影响。

2,咀嚼肌无力,如果行第三支射频热凝术,没有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可能会对运动神经纤维造成部分损伤,出现咀嚼肌无力的表现,大多数情况可自行恢复。

3,眼角膜感觉减退,发生在第一支射频热凝术后,由于三叉神经第一支有纤维分配到眼角膜,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眼角膜感觉减退等不良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患者一定要保证定期滴眼药水,外出带眼镜,避免眼内进入小颗粒或其他污染物,造成角膜溃疡。

4,颅内感染、出血等,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患者疑问

1,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会造成面瘫吗?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或顾虑,其实这绝对是以讹传讹,造成面瘫的神经是面神经,距离三叉神经半月节非常远,损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有些人认为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就是面瘫,这是不准确的。

2,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后还会再复发吗?

只要定位准确,操作得当,复发概率非常低,而且大多数所谓的复发并不是原先疼痛的部位,可能是其他分支又发生了病变,由于该术式对周围组织破坏很小,即使复发还可以选择再次手术,疗效也非常好。

3,做过开颅微血管减压术还可以接受射频热凝术吗?

可以,微血管减压术的病生理基础是三叉神经半月节被附近血管压迫所致,但是有大量的患者在接受颅底核磁扫描时并没有发现压迫表现,所以也就没有理由再挨一刀了,如果已经接受了开颅手术,再做射频热凝术,疗效也非常理想。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