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什么是脑白质疏松?

--脑白质病系列:脑白质疏松的医学科普

发表者:徐俊 人已读

背景知识:

脑白质病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脑白质疏松,而脑白质疏松是影像学描述性诊断——在神经影像上,侧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半卵圆中心) 区脑白质的斑点或斑片状改变。

来源:1987 年,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首先提出此概念。

病因

导致脑白质疏松的病因很多,包括基因疾病/脱髓鞘疾病/感染/炎症/代谢性疾病/中毒/血管性疾病/创伤/肿瘤/脑积水/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认为脑白质疏松是皮质下小血管病变的一种。

病理改变

脑白质疏松病理改变异质性很高:

image.png

发病机制

总体上可以通俗概括为多种病理机制与修复的交互作用结果,包括遗传,脑小血管病,血脑屏障破坏,小静脉胶原化,细胞凋亡,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炎性反应等。

临床表现

脑白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的大脑(也有纳入小脑、脑干)不同区域所代表的功能:

认知障碍

多认为精神运动速度减慢和执行能力下降,记忆障碍主要表现近记忆力显著下降和定向力、计算力减退。对记忆的影响主要是记忆的提取而不是编码。

基底核区和半卵圆中心集中了与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相关的大量神经元和纤维,与额叶、丘脑、边缘系统的联系对于记忆功能非常重要。

脑室周围白质疏松破坏较远皮质区域的联系性长束,执行功能受累较为突出;皮质下区域由致密的短回路U纤维组成,皮质下痴呆则主要是认知过程速度减慢。

步态障碍

常表现为步幅小、步行缓慢、步基增宽、步行能力下降和轻微平衡障碍等。

胼胝体(尤其是前半部份)萎缩对步态异常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与脑室系统周围支配下肢的特异性上下行纤维受损有关。

也可能与中枢传导时间延长,感觉信息和姿势反射整合障碍有关 。

情感障碍

与记忆、情感、行为相关的3种边缘环路(内侧边缘环路、基底外侧边缘环路和防御环路)位于脑室周围。

当脑室周围白质发生病变时,环路被中断,患者表现出记忆、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额叶-纹状体回路的破坏,皮质下和额叶皮质投射结构功能受损,与淡漠、抑郁的发生有关。

此外,脑白质疏松的患者还有以下临床表现:括约肌功能异常,假性球麻痹和平衡功能退化等。

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分类

一般分为两类:侧脑室旁脑白质疏松(图2中LA type I)和皮质下脑白质疏松。

02.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