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宋继勇 人已读
俗话说“病从口入”,的确,就脂肪肝而言,疾病是吃出来的,是喝出来的。
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的摄入明确相关,无需多言。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控制能量过度摄入是预防肥胖及其所伴发脂肪肝的最主要的措施。人们常常认为,少吃肥肉、少食油腻就可以避免肥胖,其实肥胖的来源不仅仅是脂类食物,最容易被人们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同样可以转化为脂肪,堆积到机体各个部位,包括肝脏。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淀粉等,日常生活中包含在我们的米饭、面粉、含糖饮料等食物中,这就要求我们日常生活中少吃主食、甜品,包括含糖量高的饮料等。
需要指出的是,食物消费的方式也可能影响到脂肪在肝脏的代谢,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即便摄入总量相同的热量,如果摄入次数多的话,也可能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也就是说,常吃零食可以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
饮食结构方面,少食动物油脂,以豆油、橄榄油为主,肉食中少食红肉(猪肉、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适量进食白肉(禽类、鱼类、爬行动物等的肉),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等为主的饮食结构可以明显减少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包括脂肪肝、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深海鱼类及坚果中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预防肝脏内脂肪的堆积。
预防脂肪肝,除了“管住嘴”,我们还需“迈开腿”。2009年感动中国入选人物之一陈玉蓉,被人们称为“暴走妈妈”,其主要事迹就是为了给病重的儿子捐肝,每天快步走10公里,坚持7个月后,“重度脂肪肝”消失了,最终实现了捐肝救子的愿望。适量运动可以增加体内脂肪的代谢和消耗,对于普通人群,我们建议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每天30分钟左右即可。适当运动除了可以预防脂肪肝,还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本文是宋继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