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乾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前额/眼睑/枕后部区域长的红斑斑(鲑鱼斑/天使之吻/鹤咬斑)是浅表血管瘤?——血管瘤之谜团(3)

发表者:柳乾龙 人已读

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一些朋友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欣喜与困惑,有了宝宝本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结果发现有个让人不太放心的胎记,在网上越看越不知所措,所以来咨询我:

“大夫,我娃前额和后脑勺长得这个红斑斑是不是浅表血管瘤呀? 可不可以抹药呢,要不要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敷一敷呢?”

鹤咬斑聊天.jpg

今天我就来说说好发于额头、枕部、上眼睑和颈部的这些红斑斑到底是什么呢?

细心的家长还会注意到,这个红斑可能还具有以下特征:

①出生时就存在;

②红斑斑边界不清楚;

③用手指按压后红斑斑颜色可以消失;

④娃哭闹、受到惊吓或者用力时,这个病变的颜色会加深或者变得明显!

⑤在前额部的或许可以看到一个特征性的“V"形!

天使之吻.jpg

像具有以上特征的皮肤色斑,有很多好听的名字——位于身体中线颈后部和枕部区域(常叫做鹳咬斑/鹤咬斑),额头中部(常叫做天使之吻),骶尾部区域(常叫做蝴蝶痕),也可以叫做鲑鱼斑。

其实它们都是由真皮层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皮肤正常,都叫做新生儿红斑(naevus flammeus neonatorum)或者单纯血管痣(simplex nevus),是一种毛细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

这些充满奇幻的命名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1955年Dixey注意到在英国地区的接生婆或助产士会告诉孩子妈妈,这些印记是由于负责运送孩子的鹮太过喜欢孩子,临走前充满深情地啄了孩子一下,所以孩子身上才有印迹。(有西方文化认为,孩子是被鹮叼着送到每个家庭的。)1958年Bean在他的专著中引用了这一说法,他认为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同样奇特的想法是天使会给新生儿一个吻。西方的文化中把这种胎记叫做天使之吻(angel's kiss)或鹳咬斑(stork bite)就是希望减少这种印记的怪现象。这样,通常枕后部的病损就被叫做鹳咬斑/鹤咬斑(或许是因为鹳和鹤比较相似,所以又出现了鹤咬斑的名称吧),面部的病变叫做天使之吻。鲑鱼斑(salmon patch)这样的术语或许是因为病变的颜色与鲑鱼斑相似而不是生前妈妈产生了鲑鱼的图像或者吃了太多鲑鱼。

鹤咬斑.jpg

那这种情况常见吗,需要治疗吗?

据报道有20-60%的患病率。通常不需要治疗。通常会在1-3岁期间消退,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颈后的红斑会比面部的消退慢一些。如果不能消退那也要注意了,有时候会与葡萄酒色斑混淆,而后者会随身体发育生长!关于葡萄酒色斑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为您讲述,敬请期待!如果您不能区别到底是新生儿红斑还是血管瘤的时候,建议您看看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了!不要给孩子留下遗憾!

本文是柳乾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