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学!
发表者:方剑 人已读
第十二节 周围血管疾病
髂股动脉急性栓塞
【 病史采集 】
1.心血管疾病史,如:心房纤颤、心肌梗塞、动脉硬化、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
2.患肢疼痛。
3.患肢麻木、感觉异常。
4.足趾活动困难。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着重心血管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皮色及皮温改变。
(2)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感觉和(或)运动障碍。
(4)肢体坏疽表现。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血生化、尿常规、尿糖及某些酶学检查。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心脏彩超。
3.特殊检查:
(1)皮肤测温试验。
(2)多普勒超声波。
(3)动脉造影。
【 诊 断 】
1.根据心血管疾病史(如心房纤颤)及典型的5 P”特征:疼痛(pain)、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苍白(pallor)可明确诊断并可估计栓塞的部位。
2.多普勒超声波及动脉造影检查可准确诊断栓塞位置,其中动脉造影检查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并能了解远侧动脉是否通畅、侧支循环情况、有无继发性血栓及静脉回流情况。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血生化及酶学检查可协助进一步追查病因。
【 鉴别诊断 】
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4.动脉瘤;
5.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凡是动脉栓塞的病人,都要经过非手术疗法。即使要施行取栓术的病人,手术前后经过适当非手术疗法的准备和处理,亦能提高手术疗效。
(1)绝对卧床,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
(2)抗凝和祛聚疗法以防止栓塞繁衍;肝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3)镇痛、解痉、扩张血管以增进血液供应:鸦片类药物、普鲁卡因、罂粟硷或苯苄胺;
(4)溶栓疗法:首选尿激酶。一般为3~6万单位,每日2次。
2.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证:髂股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除肢体已发生坏疽或腘动脉以远已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足以维持远段肢体血液供应者外,只要病人全身状况允许都应及早施行取栓术。
(2)手术方法:
1)首选Fogarty导管取栓术;
2)动脉切开取栓术;
3)协同性手术:清除伴发的静脉血栓、筋膜切开减压术;
4)截肢术。
【 疗效标准 】
1.治愈:5P症状消失、多普勒超声波及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血流再通。
2.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好转。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标准者可出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病史采集 】
1.诱发因素:产后、手术后、外伤、晚期肿瘤、长期卧床;
2.发病情况及持续时间;
3.患肢疼痛性质及程度;
4.发热、脉搏加快。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着重心血管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患肢疼痛及压痛。
(2)患肢浅静脉曲张。
(3)患肢肿胀、甚至股青肿。
(4)血栓部位压痛或扪及条索状物,尤其注意股三角区。
(5)足靴区皮肤有无营养性改变。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血生化、尿常规、尿糖。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3.特殊检查:
(1)多普勒超声波下肢深静脉检查。
(2)下肢深静脉造影。
【 诊 断 】
1.根据病史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2.多普勒超声波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可确诊并了解病变范围。
【 鉴别诊断 】
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
(1)一般处理:急性期卧床,抬高患肢。
(2)溶栓疗法: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可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3)抗凝疗法:适用于保守治疗及取栓术后,肝肾功能不良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通常先以肝素开始,3~5天后改用香豆素类衍生物。用药期间必须每日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
(4)祛聚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等。
2.手术疗法:
(1)Fogarty导管取栓术:适用于3天以内的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7天以上栓子则不容易取出。
(2)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在病变已经稳定但未酿成踝交通静脉破坏前进行。
【 疗效标准 】
可作为治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多普勒超声波及静脉造影检查显示血流再通。
2.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好转。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好转标准者。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 病史采集 】
1.是否从事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或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史。
2.静脉曲张家族史。
3.静脉曲张出现时间,有无患肢沉重、酸胀及麻木感。
4.患肢破溃出血及慢性溃疡史。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
(1)下肢静脉曲张程度、分布范围,有无红肿压痛、静脉内硬结。
(2)小腿皮肤色素沉着、脱屑、萎缩或溃疡。
(3)是否伴发痔、疝或精索静脉曲张。
3.特殊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2)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肝功能、血生化、尿常规。
2.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3.特殊检查:
(1)下肢静脉造影。
(2)必要时结合多普勒超声波、体积描记仪检查及静脉测压。
【 诊 断 】
1.根据病史及体征一般可作出诊断。
2.多普勒超声波、体积描记、静脉测压及下肢静脉造影可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
【 鉴别诊断 】
1.原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3.动静脉瘘。
4.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其适应证为:
(1)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
(2)妊娠妇女。
(3)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其适应证为:
(1)单纯性病变。
(2)处理术后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凡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1)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
2)剥脱曲张的大隐或小隐静脉;
3)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 疗效标准 】
1.治愈:患肢沉重、酸胀感及曲张静脉消失。
2.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好转。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好转标准者。
本文是方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