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
发表者:窦鹏程 人已读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损伤是临床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断裂将会引起膝关节后向不稳及旋转不稳,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并导致一系列后遗症,损害关节内其他结构,如半月板损伤、创伤性骨关节炎等。
如何判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呢?
1.病史:有膝部急性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可迅速肿胀或肿胀不明显,功能障碍,关节内能抽出性积液,若有脂肪滴存在合并骨折。慢性期患者多述说日常生活或活动时膝关节不稳,打软腿,下坡或加速变向、减速制动时明显。
2.体格检查:
(1)塌陷试验(drop back test):患者仰卧位,屈髋90°屈膝90°检查者托持其足踝部,观察双侧胫骨前缘曲线,如患侧腹骨结节塌陷则显示后交叉韧带撕裂。
(2)后抽屉试验:检查体位同前抽屈试验,检查者向后推胫骨,如有移位,则支持有后交叉韧损伤。[注意]前后抽屉试验检查时体位一致,有时易造成偏差,如后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因胫骨后移,做前抽屉时可出现假阳性,而前后交叉韧带均有损伤的患者更易发生,故检查前应尽量先使双侧肢体位置一致,使胫骨及股骨回复正常位置,再前后推动检查,以免误诊。
(3)反向轴移试验:在慢性期或急性期麻醉下的患者易于实行。患者仰卧、术者双手握持患者小腿于伸膝60°位对伤膝施加外翻及胫骨外旋应力并伸膝。若伸膝至30°位出现胫骨结节部突然前移而复位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膝关节正侧位片:于韧带止点有撕脱性骨折有诊断意义;
(2)膝关节MRI检查:若MRI能显示后交叉韧带的全程走行,则对PCL完全断裂能准确显示,但仍多需结合病史、临床查体予以评估。
(3)关节镜检查能动态准确地显示PCL断裂的部位和程度,并能同时诊断关节内复合伤。
4.病理分类:依据后抽屉试验胫骨后移程度,将PCL损伤分三级:一级,胫骨后移3-5mm;二级,胫骨后移6-10mm;三级胫骨后移11mm以上。(一、二级多为单纯的PCL损伤,三级提示PCL损伤外,还常合并有PMC、PLC损伤)。
本文是窦鹏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