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颖聪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发表者:卢颖聪 人已读

一、何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由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5-7 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50%-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所谓“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的临床问题。

二、何为生理性黄疸

人类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我国绝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传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传统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是血清胆红素增加在一定范围即胆红素足月儿≤220.6 umol/L(12.9 mg/dL),早产儿≤255 umol/L(15.0 mg/dL)。

健康足月儿进行常规喂养时,有接近2/3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此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快速下降,在生后1-2周时达正常成人水平;早产儿可延迟3-4周。

三、何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以内);

2、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12.9 mg/dl),早产儿>257umol/L(15 mg/dl);

3、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 umol/L(>5 mg/dl);

4、黄疸持续过久(足月)2周,早产儿≥4周);

5、黄疸退而复现;

6、结合胆红素超过34 umol/L(>2 mg/dl)。

具备以上任何一项就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四、新生儿黄疸有哪些原因?

除了生理性黄疸,也有非生理性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

母乳性黄疸

早产

宫内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

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外渗如头颅血肿

ABO溶血、蚕豆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

消化道及胆道疾病

五、低于生理性黄疸标准值是否一定不会出现身体损伤?

NO!新生儿黄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早产,感染等加重新生儿黄染程度;

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 而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儿不一定会造成病理性损害;

六、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1、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神经毒性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核黄疸:胆红素毒性引起的慢性和永久性损害,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

3、除了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还会对新生儿心肌组织、肝肾功能、凝血机制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七、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


如为生理性黄疸,在没有早产、感染等高危因素,哭声反应良好、吃奶睡眠正常、大便通畅的情况下可以先观察2周,否则及时就医。


本文是卢颖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