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癌手术需要做哪些皮瓣的修复?
舌癌的发病率在口腔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而手术切除不可避免地造成术后语音、咀嚼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功能外科的发展,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的修复重建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被应用于重建舌的外形和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舌体切除范围、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瓣恢复患者术后舌外形和功能,是舌癌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那么,舌癌手术需要做哪些皮瓣的修复呢?
1、前臂皮瓣: 前臂皮瓣是现在临床上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同期舌重建最常用的皮瓣之一。前臂皮瓣移植因其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较粗,皮瓣薄而柔软,允许实施“双组手术”, 是修复舌体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前臂皮瓣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游离前臂皮瓣由于缺少肌肉,若缺损较大,累及口底、舌根等范围,术中可能无法完全填塞因手术所造成的口底颌下死腔,术后口底漏发生率高,颌下区凹陷畸形明显,可将前臂皮瓣与其他游离组织瓣相串联来修复缺损;供区组织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需行游离植皮,且因处于裸露部位,术后瘢痕明显,影响外观, 并对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影响,对于外形要求高、社交活动多的患者不易接受。
2、股前外侧皮瓣:现如今股前外侧皮瓣已经成为了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常用的皮瓣之一。术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舌重建时,皮瓣为穿支皮瓣,与肌瓣完全分离, 且有多个穿支,易塑形;血管较粗大,血管吻合的成功率较高;且皮岛面积较大,可以满足各种舌癌术后缺损的修复要求;可利用股外侧皮神经行神经吻合术,具有成为感觉皮瓣的潜能;供区与受区距离较远,手术可分两组进行; 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所遗留瘢痕位置相对较为隐蔽,患者易于接受。但股前外侧皮瓣也存在缺点,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不稳定,男性皮瓣上会存在毛囊等。
3、胸大肌皮瓣:胸大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既有足够的组织量修复缺损,充填腔隙,又可通过肌蒂覆盖颈部重要血管,放疗中能起到保护作用,再则不需吻合血管,术中不需变换体位,缩短手术时间,供区可拉拢缝合。对于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胸大肌皮瓣属于“life-boat”瓣,适用于没有条件行血管吻合重建的病例。
除此以外,近年来也有部分使用足背皮瓣、颏下岛状瓣、腹直肌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案例,术后效果较好,患者较满意。
本文是韩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