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的核心障碍表现之—沟通
孤独症的沟通障碍
孤独症的核心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行为问题被列在孤独症的核心问题之外,比如讨价还价、不听指令、哭闹、扔东西、打人等,正常发育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对孤独症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核心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核心障碍是什么,然后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改善之。
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活动,一个完整的沟通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信息内容、信息表达的方式、信息传递的方式。沟通方式有:口语、文字、肢体语言、手语、图片、表情、动作等。
孤独症孩子沟通障碍的表现:
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想玩小朋友玩的玩具却不知道如何去征得同意;
不会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是的现象,比如,不喜欢哥哥大声唱歌;
不会提抽象的要求,比如,要坐在爸爸妈妈的中间;
不会明确表达身体的感受或不适,比如,饿了、渴了、头晕、恶心;
不明白指令;
不会与人进行互动式的会话;
误解别人的意思;
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不会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解释,比如,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因为我想和妈妈在一起;
不会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孤独症孩子沟通的特点:有些孩子终身没有语言;有的孩子有口语能力,但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有的孩子能认字、朗读,却不明白文字的意思;说话时缺乏语音语调的变化、缺乏面部表情;不大使用手势辅助表达;对语言的理解停在字面意思,不理解比喻、讽刺、俚语、同义词等;不知道如何发起对话、不会回应别人的话题、无法维持对话。
我们首先要明白孤独症孩子试图表达的意思,引导他们在其能力范围内使用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沟通方式,促进与家庭、学校等熟悉环境中的人有效沟通,也帮助泛化到与不熟悉的人进行沟通。
本文是伍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