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车秉峻 三甲
车秉峻 主治医师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冠心病定义、危险因素及风险

1914人已读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 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 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存在于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均可增加我们得冠心 病的机会,主要包括: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 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除遗传外,以上危 险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和改善的。

了解增加心脏疾病和冠心病的因素是非常 重要的,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的粥样硬化是我们的生活中逐步 形成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推迟冠状 动脉阻塞的发生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1)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 于男性 ,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症:除年龄外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LDLC 水平每升高 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2-3%.甘油三脂 (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往往伴有低 HDLC和糖耐 量异常 ,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 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 .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 比 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对机体有许多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是由于烟雾中所含 的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而引起的。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 -反应 关系。

(5) 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冠心病占糖尿 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 80%。

(6) 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 (BMI=体重 (kg)/身高平方 (m2))在男性 >=27.8,女性 >=27.3.BMI与 TC,TG增高 ,HDL-C下降呈正相关。

(7)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 遗传因素:研究已经证实,冠心病的发生似有家族性,即在家庭 成员或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中,若有在 60岁以前发生了心肌梗塞,那个家 庭成员就有易患心脏病的倾向。

(9) 尚有饮酒 ,环境因素等。

3 .如何尽早发现冠心病?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 心绞痛:一般在 劳累、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及进食过饱时 出现,常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 严重时可出冷汗,并可 放射到左肩或左臂内侧,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 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用硝 酸甘油后可自行缓解;

(2) 心律失常:当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缺血,可发生 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 滞等。病人常有心悸、 头晕 、眼花、脉搏间歇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心 室纤颤,病人意识丧失、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3) 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某一分支急性闭塞所致, 一般在发病前 1~ 2周内,病人心绞痛的次数增加,每次疼痛持续的时间延长,疼痛的 程度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而且症状在加剧, 恐有转为心肌梗 塞的可能。这时患者可有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长,可达 30分钟 至数小时之久,患者往往有濒死感,同时有头晕、眼花、出冷汗。有些人 还可有上腹疼痛和恶心、 呕吐。 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一般无剧烈的疼痛, 病人突然出现胸闷发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持续不能缓解, 亦有可能转为心肌梗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车秉峻
车秉峻 主治医师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