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朱海萍 人已读
角膜塑形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OK镜,在中国验配有20年的历史了,在我1999年做硕士论文的时候就用了CRT的镜片做了课题,研究塑形镜配戴后像差的变化和视觉质量的关系。20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风雨和起伏,塑形镜的验配在我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发展,每年配戴的人群和新增加的配戴人群都在不断增加。
为什么这么多人戴塑形镜?
近视的孩子多,控制近视发展呗!
为什么配戴角膜塑形镜?
别人戴我也戴,别人说近视控制了,别人的视力提高了
有一种别人家的原因,“拿来主义很容易”
一副镜片数千元,一年下来费用不菲
这样长期投资到底为了什么?
确实值得各位家长思考!
角膜塑形镜配戴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1白天不戴镜看得清楚
2近视发展慢
白天不戴镜看得清楚这确实是很好的方法,通过晚上配戴,早上起来后确实近视降低了,白天不戴眼镜也能看的清楚,孩子运动和表演都很方便,很多家长心里就觉得很舒服。确实这还是很容易达到的好处,只要每天配戴、原有的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镜片验配合适,大多数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近视发展慢这才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替孩子选择塑形镜的原因。近10年来有很多的研究发现塑形镜配戴后近视发展慢,眼轴增长的速度减慢了。
有数据显示
大约近视发展的速度可以减慢50%
通俗的说,原来一年近视增加1.00D度,配戴后有可能只增加0.50D度,要知道50%是平均数,平均数就是有可能一部分的效果超过50%,度数增加的更少,也可能有一部分的效果低于50%,因人而异。现在大概大家都很明确了,选择配戴塑形镜的原因就是上面2个。
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其实配戴塑形镜的受益时间不在现在,而是将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起近视的危害,不是简单的近视度数高的就比近视度数低的不好,无非镜片更厚一点,戴上隐形眼镜和做了近视激光手术后,镜片的厚度的外观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都还算不上是危害。
真正近视的危害在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眼轴很长的高度近视。对近视危害的关注不仅要关心近视度数,眼轴才是我们更需要注意的。
眼轴是什么东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先看一组数据
近视5.00D度以内
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风险 降低99%
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降低98%
后囊膜下白内障风险 降低74%
青光眼的风险 减低67%
theBlueMountainsEyeStudy.MorganIG,Ohno-MatsuiK,SawS-M.Myopia.Lancet.2012;379:1739–48
也就是说,如果是高度近视,近视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的风险会增加几倍,甚至到10几倍。这些疾病是有可能致盲的。
致盲!
上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度近视是可致盲性疾病!不是因为近视,而是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带来的视力急剧下降。这就是高度近视的风险!
看这些风险不是仅仅看近视度数,眼轴才是最关键。这些风险是引起近视增加的眼轴增长引起的,眼轴的长度才是风险的关键因素。
有研究认为大于26.8mm的眼轴
眼底病变风险就大了。
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近视度数越高,常常眼轴越长。眼轴长是由于眼球在生长引起的,刚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是远视眼,因为眼球小眼轴短,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增长。眼轴增长,远视度数降低,一直到正视眼,眼轴再继续增长就会向近视发展。这个过程到18岁左右就停止了,以后人的眼轴长度几乎保持18岁那时的长度。在18岁之前(眼轴还在增长的年龄)对眼轴增长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能减少18岁及以后的眼轴长度,从而减少可致盲性眼底病变的风险。
而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的速度,长期配戴后可减少眼底疾病发生的风险,减少可能致盲的风险。
如果从8岁开始戴塑形镜,到18岁眼轴稳定,如果按眼轴50%的效果算,眼轴的长度至少可以减少1mm,少1mm的眼轴对应近视度数大概少2.50D,眼底病变的风险因为少掉的2.50D而减少了不少。
10年的塑形镜配戴,为了将来可致盲眼底疾病发生的风险减低。
这是不是合算呢?
是不是为将来的投资呢?
家长一定会认真的衡量下,认真的思考下。
但是,但是,但是
不是近视了都要去配戴塑形镜。从风险控制角度看,有很多近视眼发展到18岁,他们的度数也不会超过5.00D,他们的眼轴也不会超过26.8mm,他们将来40岁、50岁甚至60岁的眼底病变的风险也不会这么大。这些人群如果选择配戴塑形镜的好处就不是侧重于眼轴的控制,眼底病变风险的收益,更多的则是侧重于白天不戴镜看得清楚的好处了。
需不需要配戴塑形镜控制近视,可以让医生进行综合检查后给出合理建议。
综上可知
配戴塑形镜,尤其是多年配戴塑形镜,是一种投资,投资的目的可以是现在,如现在白天的视力好,更多的目的在于将来,为了将来他的眼睛不受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风险的影响,为将来投资。
最后加句话
投资也有风险,塑形镜属三类医疗器械类别,规范验配和安全配戴非常重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