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歪头,小心斜视!
垂直方向的上下斜儿童,眼斜的外观可能不明显,显著的体征是 “歪头”,医学上又称为“代偿头位”或“斜颈”。 此类现象易发生在斜视度数小的患者,度数大外观很明显但失去代偿反而歪头不明显了,于是增加了家长朋友发现问题的难度。
当然,孩子习惯歪头的原因有很多,上下斜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本身的不良习惯,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结膜炎,其他类型的斜视如限制性斜视,眼球后退综合征等都可以导致歪头,随着视屏终端的广泛应用,甚者出现了视屏终端性的歪头,即盯着屏幕就出现歪头;我们定义由于斜视导致的斜颈称为眼性斜颈;而另外一大类由于颈部肌肉畸形导致的斜颈称为肌性斜颈,常常由于胸锁乳头肌的发育不良引起。
眼性斜颈是怎么发生的呢?例如:上下斜视的孩子头正位时,物像不能对称性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物体会出现一高一低的“重影”现象。为了看清楚,轻度斜的孩子就会歪着头看,使双眼位置趋于一致,这样眼前的物体就会聚集到一点,“重影”现象消失。而重度斜视的孩子即使歪头也不能保持物像的平衡,于是放弃代偿,不再歪头,但双眼单视功能不能正常发育,即失去融合视觉和立体视觉。
长期的歪头会导致孩子面部畸形(例如脸部大小不对称),肩胛、脊柱、骨骼变形,严重影响孩子的美观和自信。即使代偿期斜颈患儿能暂时能维持一定的双眼视功能,但长久发展也可以导致失去代偿,那时候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失去了立体视觉等高级视功能。
眼性斜颈正规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光学矫正或是斜视矫正术,目标都是去追根溯源矫正斜视,斜视消除了头位也自然正了。光学矫正是通过三棱镜对光线的偏折调整物像的位置,而斜视矫正手术则是直接改变眼球的位置,两者都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笔者在临床上见到不少的患儿,未经眼科医生的详细检查,贸然行外科的斜颈手术,结果术后仍歪头。造成这种现象究根源底是由于没有弄清眼性斜颈和肌性斜颈的区别,盲目施行了斜颈手术,致使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若孩子存在习惯性的歪头,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一定要排除眼性斜颈,不要盲目行外科斜颈手术或是其他矫正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李杰
本文是李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