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祝芸芸
祝芸芸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眼科

什么是老视?

4211人已读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老视,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近视,远视和散光被统称为屈光不正,但临床上还经常听见医生说老视,老视是什么?老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老花眼,要理解老视并不难,只要记住以下三点:

1.老视是人步入中老年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本质是生理性的调节力不断减弱:

3.表现为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需要较强照明。

第一点,老视是正常现象,每个人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都会有老花,就像人老了头发会变白一个道理。通常大多数人在4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老视的症状,到60岁左右调节力消失。

第二点,老视出现的原因就是,调节力不断的减弱。人眼的调节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直至不能调节,所以需要佩戴凸透镜,来代替不断减弱的晶体的功能,来帮我们聚焦光线成像。

第三点,我们都知道看近处比看远处需要更加多的调节力,所以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看近不清楚,因为调节力的下降,不能将以前同等距离的近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老视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视近不清,但看远清楚(远处光线通常不需要调节成像)。另外,照明不足会使视分辨阈升高还使瞳孔散大,由于瞳孔散大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因而使老视眼的症状更加明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在白天从事近距离工作也易于疲劳。照明增加不但可以增加物体之间的对比度,而且还可以使瞳孔缩小。所以老视眼的人,不论白天晚上,都喜欢用较亮的光看东西,尤其是看小字。

通过这三点,你理解老视了吗?


祝芸芸
祝芸芸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