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郭文昌 人已读
“病人遭受着一种狂暴和剧烈的疼痛......迫使她哭泣和尖叫......这种折磨沿着她的右侧面部和口角延伸”。
从1677年Jhon Locke医生首次描述驻法大使夫人的三叉神经痛症状,至今已经有340余年的历史。当时由于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有限、治疗手段有限,他给病人进行了8次胃肠道清洗,并报告说有效。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可能觉得治疗手段是可笑的。但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们不断的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
早在20世纪初期,神经外科医生就开始设想用微创的、穿刺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1910年,Harris进行了三叉神经半月节酒精注射。4年以后,在1914年,Haertel提出经皮通过卵圆孔注射的技术,这项技术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是许多经皮治疗技术的基础。1950年,Sweet首次介绍了一种在放射影像下经皮穿刺技术,之后他开发了一种具有选择性、可控性的射频热凝方法来治疗三叉神经痛。1962年,一种新型的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发明后,被迅速的应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到目前,口服卡马西平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1967年,Janetta开始尝试对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83年Mullan教授总结前人经验,首次报道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
三叉神经痛治疗历史
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们神经外科医师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还不像现在这么深入。当时的观点是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病变,如瘢痕组织压迫等原因导致。手术方法也是进行减压,但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耳后切口的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此“减压术”非彼“减压术”)。它是通过打开颞部,对三叉神经节以及外周神经减压达到治疗目的。
20世纪50年代打开颞部三叉神经半月节区域“减压”手术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如果病人术后出现感觉减退—麻木,一般疼痛缓解效果都比较好。而这些术后出现感觉减退的病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手术当中,都存在对半月节非有意的压迫或损伤(手术当中不小心对半月节造成了损伤)。所以后来的神经外科医师就逐渐明白,起作用的可能不是对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减压,而是对半月节的损伤!之后在进行这个部位的手术的时候,打开颞部之后就不再进行松解减压了,而是单纯的对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压迫或者摩擦等处理,发现效果不错。一直到1978年,一个重要的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的Mullan教授,最早开始设想:我们能不能不开颅,通过一种微创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呢?于是他尝试经皮穿刺的方法,把一个球囊送到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地方进行压迫,发现效果很好。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示意图
5年之后,就是1983年,Mullan教授在神经外科的权威杂志JNS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文章,报道了50例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手术病例,术后疼痛缓解率高达98%,5年后持续缓解仍可达到80%,一直到现在对我们还是影像深远。
术后缓解 | 术后5年 | |
PBC | 98% | 80% |
Mullan 1983(50例) |
要搞明白一项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要充分的了解它的发展历史。以上是我们从历史发展、探索的角度对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手术进行了一些阐述,其原理可窥一斑。如果说历史让Mullan发明这一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压迫为什么就能治疗三叉神经痛呢?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这我们: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只知道它有效性很高,但不知道为什么有效!
1996年Brown教授在Neurosurger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进行了研究。Brown教授对家兔的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球囊压迫,研究压迫前后的神经节病理改变。他发现球囊压迫可以选择性损伤三叉神经节中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而这些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可能就是触发疼痛机制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角膜感觉和反射由三叉神经第一支的细小有髓纤维传递,球囊压迫手术不易造成这类纤维的损伤,对于第一支的疼痛优势明显(相对于射频热凝而言,射频热凝对于第一支疼痛,容易损伤细小有髓纤维,导致角膜反射减退甚至消失,影响较大,目前仍未完全攻克)。
本文是郭文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