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被忽视的脑卒中后尿急尿失禁:从典型病例介绍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及挑战
患者女性,31岁,妊娠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在我院行开颅手术和剖宫产。手术前后患者昏迷近一个月,多次下病危通知。
到泌尿外科门诊时为脑出血后第14个月,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左侧轻度面瘫,左臂力量明显减弱,左手瘫痪,肌张力稍高,病理征阳性。步行左侧足下垂,膝关节控制欠佳,能短距离行走。每月症状性癫痫发作2-3次。
患者尿急尿频4个月,白天2小时排尿一次,尿急,有时尿失禁,走不到厕所就尿裤子;夜间可不排尿,因担心尿失禁不敢喝水,口干。
泌尿系统检查:
1)尿常规提示无泌尿道感染;
2)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肾脏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3)尿动力检查示: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不自主收缩),膀胱感觉过敏,膀胱测压容积减小至200ml。
药物治疗过程:
1)米拉贝隆缓释片50mg,一片,口服,每天一次(早晨);
2)患者一周后复查白天尿急尿频仅轻度改善,疗效不满意,调整用药:米拉贝隆缓释片(早晨)50mg,一片,口服,每天一次;托特罗定缓释片半片(晚饭后)。
3)患者两周后复查,尿急尿频尿失禁明显改善一周,最近一周症状又明显加重,但较治疗前减轻,口干无明显加重。调整用药:托特罗定缓释片4mg,一片,每天一次(早晨)。米拉贝隆缓释片(晚饭后)50mg,一片,口服,每天一次。
4)4周后复查,患者尿急尿频尿失禁基本消失,白天排尿6次,夜间可不排尿。但是心率明显增快,由60次/分增加至90次/分。患者有轻度口干。调整用药:调整用药:托特罗定缓释片4mg,一片,每天一次(早晨)。米拉贝隆缓释片(隔日晚饭后)50mg,一片,口服,每天一次。
5)4周后复查,患者尿急尿频尿失禁基本消失,白天排尿6次,夜间可不排尿。心率恢复至正常。调整用药:托特罗定缓释片(4mg),半片(2mg),每天一次(早晨)。米拉贝隆缓释片(隔日晚饭后)50mg,一片,口服,每天一次。
6)4周后复查,患者排尿异常恢复正常。调整用药:停用米拉贝隆,调整用药:托特罗定缓释片(4mg),半片(2mg),每天一次(早晨)。
7)4周后复查,患者排尿异常恢复正常。停用药物治疗,随诊。
病例点评:
1)脑卒中,无论是脑梗死或是脑出血,30%-70%病人会有尿急尿失禁后遗症,这种排尿异常也属于神经源性膀胱的范畴。这种尿急尿频尿失禁通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肾脏功能损害。
2)脑卒中后尿急尿频尿失禁,多数使用药物治疗就能明显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疗效。
3)在治疗尿急尿频药物选择上,可以选择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缓释片;或β3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两类药物治疗效果上,目前尚无直接的比较研究,个人倾向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尿急的效果更好;从治疗副作用上看,M受体阻滞剂副作用更常见,主要有口干、便秘和尿潴留,β3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偶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4)男性和女性治疗药物使用上,有一定差异。男性由于有前列腺存在,在老年男性,要尤其注意M受体阻滞剂的尿潴留副作用,个人倾向在使用M受体阻滞剂前,使用α受体阻滞剂一周,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减少前列腺阻力,减少尿潴留。
5)本例患者治疗过程有多处待商榷:
(1)在接诊时药物选择上,由于患者有口干,家属倾向使用无口干副作用的米拉贝隆。但是,患者单独使用米拉贝隆仅轻度缓解尿急尿频,说明对米拉贝隆不敏感,治疗效果不好,也就是说,是否可以直接使用托特罗定缓释片,而不用米拉贝隆。由于米拉贝隆部分有效,再考虑到患者有口干,本人决定加用小剂量托特罗定缓释片(半片)。
(2)患者两周后复查,尿急尿频尿失禁疗效减退,这时调整用药,将托特罗定缓释片增加至一片,并早饭后服用,将米拉贝隆缓释片一片调整为晚饭后服用有无依据。目前无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早晚使用哪个药物为好的研究。个人认为,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尿急的效果较米拉贝隆好,且患者白天排尿异常,夜间正常,因此,在早上使用托特罗定并加量。
(3)在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且使用米拉贝隆出现心率增快副作用时,隔天使用米拉贝隆是否合适。
(4)托特罗定缓释片掰开半片使用(在无托特罗定普通片情况下),影响药物的缓释作用,厂商不推荐,但患者反馈尚可。
(5)在脑卒中排尿功能异常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后,如何停药。个人倾向在2-3个月内缓慢停药,不要骤然停药。
本文是贾春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