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胡月 人已读
人的一生中有1/3 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婴幼儿睡眠时间更长,而睡眠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比儿童和成人更为重要。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长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如何做到呢,我们先来了解下影响婴幼儿睡眠问题的一般原因。
婴幼儿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为性失眠原因,即不恰当养育方式,主要是因为年轻的父母初为人父人母,缺乏正确的睡眠养育知识,经验尚且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孩子入睡时或者夜醒时不恰当的处理方式,通常父母都过度安抚,进而阻碍了儿童自我入睡能力的发展。有国内外的权威研究发现,哄孩子睡和让孩子自行入睡相比,婴儿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发生的概率增加了2.1倍;而夜醒后抱起孩子或摇晃孩子帮助入睡和父母直接在婴儿床安抚孩子,婴儿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发生的概率增加了1.7倍。此外就是其他的如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口渴或过饱,环境等因素。
睡眠问题是还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岁以下儿童睡眠问题影响因素有每天喂养次数多、夜晚进食、入睡安抚、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夜晚穿衣服较多、居室嘈杂、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父母有睡眠障碍、儿童有鼻炎感冒等。而不恰当养育行为、上呼吸道感染、父母睡眠障碍、家庭环境嘈杂等因素,会增加25-74%睡眠问题的风险。相反母乳喂养、固定的喂养时间、自行入睡、容易适应新环境更有助于孩子有个良好的睡眠。
那么针对以上的常见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或者说我们怎么要在早期预防问题的出现呢?
其实,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源于我们家长,家庭良好睡眠养育行为的养成,如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安全的睡床方式,养成规律的睡眠作息,愉快的睡前活动,以及正确的入睡习惯。
那么具体怎么来保证呢,参考国家卫计委2017年度出台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如下:
1.睡眠环境方面卧室应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可在卧室开盏小灯,睡后应熄灯;不宜在卧室放置电视、电话、电脑、 游戏机等设备。
2.睡床方式方面婴儿宜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与父母同一房间。幼儿期可逐渐从婴儿床过渡到小床,有条件的家庭宜 让儿童单独一个房间睡眠。
3.规律作息方面,从3个月~5个月起,儿童睡眠逐渐规律,宜固定就寝时间,晚7:30-8:30就寝较合适,一般不晚于21:00,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节假日保持固定、规律的睡眠作息。
4.睡眠时间方面。
4.1 婴儿期睡眠时间上主要是帮助孩子学习识别白天和黑夜的差异,白天适当减少孩子的睡眠,室内光线要亮一些,逗他们玩;睡觉时,把光线调暗些,尽量不要过多干扰;固定喂奶时间,促进内在生物钟与外界环境同步;可以在孩子生后第1周以后开始固定晚餐的时间;3~4个月后,就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定时的喂奶。
4.2 幼儿期睡眠时间白天和晚上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每次睡觉前,至少要保持3个小时的清醒状态,晚上入睡前应保持4个小时的清醒时间;每次坚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将他放到小床上;准时上床,准时起床,既使是假期也维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
5.睡前活动方面,安排3~4项睡前活动,如盥洗、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固定有序,温馨适度;活动时间控制在20min内;活动简短又温馨,共同度过“愉快时光”;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儿童处于较安静状态。
6.入睡方式方面,自我平静是儿童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基本前提,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能力,在儿童瞌睡但未睡着时单独放置小床睡眠,不宜摇睡、搂睡;将喂奶或进食与睡眠分开,至少在幼儿睡前1h喂奶;允许儿童抱安慰物入睡;儿童哭闹时父母先耐心等待几分钟,再进房间短暂待在其身边1min~2min后立即离开,重新等候,并逐步延长等候时间,帮助儿童学会独自入睡和顺利完成整个夜间连续睡眠。
7.睡眠姿势方面,1岁之前宜仰卧位睡眠,不宜俯卧位睡眠,直至婴幼儿可以 自行变换睡眠姿势。
最后,总结下优质睡眠的六大法则,三要三不要。三要,是要在宝宝犯困时放在床上,培养其独自睡眠能力,要让宝宝与父母同屋不同床,有助于夜晚连续睡眠,要有效提高宝宝夜晚睡眠的时长及睡眠质量。三不要,不要依赖拍背或摇晃等安抚方式让宝宝入睡,不要让宝宝在喂奶后才能入睡,不要过度干扰宝宝夜晚睡眠。
本文是胡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