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铁兵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教您放大招驱湿邪

发表者:范铁兵 人已读

今年北京的暑湿季节似乎来得早了些,您是不是开始出现乏力、困倦、憋闷、不欲食、周身黏腻等不适感觉。如果有,那么你就中“招”了。这究竟是什么“招”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或祛除这种“招”呢?中医认为,这“招”主要是湿邪所致。夏季气候炎热,常常阴雨绵绵而潮湿,暑热熏蒸湿气,空气中湿度增大,这就使得湿邪易于侵犯人体,尤其易侵犯脾虚者。脾虚主要是指平素即感到少气懒言、气短乏力、精神不振、腹胀、食欲不佳、便溏等不适者。自然界中的湿气属于外湿,而脾气亏虚者,常常会导致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液功能失常,进而出现不欲食、便溏、湿疹等“水湿内生”现象。外湿与内湿相合,则脾虚之人尤为易感。湿邪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一旦受湿邪侵犯,难以快速祛除。

怎么辨别自己是否受到了湿邪的侵袭呢?这就教您几招,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您很可能就中招了。

1.看食欲总是感觉不饿,不想吃东西,或者只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食物卡住,不往下走。

2.看二便小便不多,或排尿不痛快,或排便次数较多,或小便量少色黄。大便溏稀不成形,或排大便时感觉不通畅,有排不干净的感觉;或排大便后,容易粘到马桶壁上,用水冲不干净。

3.看状态头脑不清醒,或感觉头上如戴顶厚帽子般沉重,或感觉周身困倦、发沉、不欲动,或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

4.看头面头发油腻腻,面部油乎乎,或面色晦暗发黄。

5.看舌头舌体胖大,伸出满口,舌边出现锯齿状痕迹,或舌苔厚腻不见底。

您学会怎么辨别了吗?现在教您如何预防,祛除湿邪。

1.薏豆饮,扁茯汤,藿荷茶,巧祛湿

薏豆饮:取薏米100g、红豆50g,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多放些水,适当放些冰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不宜),待薏米和红豆熬烂后,将其灌入暖瓶代茶饮。

扁茯汤:取扁豆20g、茯苓20g、陈皮3g,放入锅中煎煮,取汤液500ml,早中晚分而服之。

藿荷茶:取藿香3g、荷叶3g,置入保温杯中,沸水浸泡10min后,代茶饮,上下午各1次。

2.子午觉,养正气,防湿侵,祛湿邪

中医认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是指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子时是指当日23时至次日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午时是指11时至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亦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增强正气,进而达到预防或祛除湿邪的目的。

3.揉曲池,按三里,压丰隆,湿自除

曲池穴:位于屈肘,肘横纹外侧终点处,大肠经湿浊之气聚集于此,每日每次点揉5-10min,以局部胀痛为度,可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处,为强身健体之要穴,每日每次点按10-15min,使局部出现酸胀感,可发挥健脾祛湿的功效。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开二横指处,每日每次按压10-15min,有利于调理脾胃,祛除痰湿。

本文是范铁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