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嗳气、恶心、呕吐、反刍”,您能分得清吗?

发表者:黄志鹏 人已读

原创:徐勇斌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嗳气症(俗称打嗝)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多发嗳气。功能性恶心与呕吐包括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是指反复将刚进入胃的食物反入口腔中,并再次咀嚼吞咽或吐出。

嗳气症

正常人在进食和饮水时会吞入一定量的气体,并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从口中排出气体,因此嗳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有在嗳气量过多,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导致患者受到困扰时才称为疾病。嗳气症分为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诊断步骤和鉴别诊断

嗳气症的诊断标准是: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①每周至少发生数次反复嗳气;②可以客观地观察或检测到吞咽空气。

非特异性过度嗳气的诊断条件是: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①每周至少发生数次反复嗳气;②没有过度吞咽空气的证据。

吞气症包括了“胃以上的嗳气”和“胃的嗳气”。有研究通过多通道腔内电阻抗监测气体在食管内的运动模式指出,嗳气只是一个症状,可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引起,且嗳气是不自觉的动作,其动力模式与胃食管反流相似。

吞气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完整的病史采集和对患者吞咽气体的观察。过度嗳气可以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因此对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pH监测和经验性抑酸治疗。该病应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嗳气相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嗳气与胃扩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患者试图通过嗳气来缓解上腹不适。消化不良通常合并嗳气,但对抑酸治疗无反应。

尽管目前尚无吞气症和伴有嗳气的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心理异常的心理学证据,治疗前筛选精神因素还是很必要的。

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针对吞气症的药物。对患者症状做详细的解释可以消除患者对症状的担忧,减轻其思想负担。可建议患者改变饮食习惯,如避免进食甜食和嚼口香糖、缓慢进食、小口吞咽、避免饮用碳酸饮料等。嗳气时尝试做扩胸动作,有时嗳气可以停止。

恶心和呕吐症

恶心是一种主观症状,定义为在上腹部或咽喉部位体验到迫切想要呕吐的不快感。呕吐定义为有力地从口中排出胃或肠内容物,伴腹部和胸壁肌肉收缩。可以分为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三种亚型。

诊断步骤和鉴别诊断

慢性特发性恶心的诊断必需包括以下所有条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

① 每周至少发生数次恶心;

② 不经常伴有呕吐;

③ 胃镜检查无异常或不存在可以解释恶心的代谢性疾病。

功能性呕吐的诊断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

① 呕吐平均每周发生1次或1次以上;

② 不存在进食障碍、反刍或主要精神疾病;

③ 不存在自行诱导或长期应用大麻素,且不存在可以解释反复呕吐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诊断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

① 同样的呕吐症状反复急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不超过1周;

② 在前1年有3次或多次间断发作;

③ 在发作间期无恶心和呕吐,有偏头痛病史或家族史支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诊断。

需与恶心和呕吐鉴别的疾病有很多,许多药物均可引起恶心和呕吐。有呕吐病史者需接受仔细临床评估以排除反刍和进食障碍。通常还需要排除肠梗阻、胃轻瘫和代谢性中枢性疾病(如脑干受损)引起的反复、无法解释的恶心和呕吐。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及小肠X线和CT检查有助于排除胃、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器质性病变,生化检查可排除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Addison病。若上述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可行胃排空试验和胃肠测压。有研究显示有些不明原因的恶心和呕吐患者胃排空正常,胃电图可记录到异常波形,但胃电图临床上并不常用。

治疗方案

对于恶心和呕吐症,目前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1.慢性特发性恶心的治疗:目前尚无规范治疗方法,经验性抗恶心药物作用有限。常用的抗恶心药物,如氯丙嗪、二苯氢化物、异丙嗪等的疗效均未经系统研究,且副作用较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和阿洛司琼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但尚未有在恶心患者中的研究。有报道指出小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有效。

2.功能性呕吐:营养和精神支持治疗很重要,临床上常使用饮食和药物治疗。

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者在严重发作期间可能需要住院和监护。β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赛庚定、酮咯酸胺丁三醇等药物对治疗该病有一定效果。

反刍综合征

反刍综合征是反复将刚进食的食物反入口腔中并再次咀嚼吞咽或吐出。这一症状是在婴儿很常见,但目前普遍认为所有年龄段和所有具有认知水平的不论男性或女性的成人均可罹患此症。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诊断步骤和鉴别诊断

反刍综合征诊断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

① 持续或反复地将刚进食的食物反入口中,随后吐出或再咀嚼并吞咽;

② 反刍前无干呕。

支持反刍综合征诊断的条件有:

① 反刍前一般无恶心;

② 反刍物只限于胃内容物;

③ 反流物是可以辨认的食物,并且无难闻的气味。

目前大家普遍对成人反刍综合征认识较少,常被误认为继发于胃轻瘫、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厌食症或神经性贪食症的呕吐。许多反刍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烧心、腹部不适、腹泻和(或)便秘。体重减轻可能是反刍综合征的典型特征之一,尤其是在青少年患者中。

反刍综合征典型的临床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① 开始进食数分钟内即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这一点可与胃轻瘫患者餐后较后期的呕吐相鉴别;

② 发作常持续12小时;

③ 反出物含部分可辨认的食物,患者常自觉气味愉悦;

④ 反食过程不费力或反食前即刻有嗳气的感觉,或感觉有食物到达咽部;

⑤ 反食可于腹直肌强烈自主收缩后出现;

⑥ 反食前常无干呕或恶心;

⑦ 反食物进入口咽部时,患者会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对其作何种处理。

反刍综合征需与胃食管反流病鉴别。反刍综合征的患者在行24小时pH监测时可以出现病理性酸反流,但是对其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反流多发生于餐后第一个小时内,当餐后反流反复出现时,由于食物对胃酸的中和作用,pH4的时间百分比通常很低。

反刍综合征还需与神经性贪食症鉴别。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常呕出食物,但并不将食物吞下,同时其常是自行诱导呕吐。

治疗方案

对智力正常的成人和青少年反刍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是症状解释和开导,并进行行为治疗。治疗时常以质子泵抑制剂(PPI)缓解烧心症状,保护食管黏膜。常用的行为治疗为教育患者有反刍冲动时做腹式呼吸,从而改变反刍习惯。

参考文献:

1.罗金燕,龚均.胃肠运动与疾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59-175.

2.林金坤.发作性胸痛、嗳气、反酸[J].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625626.

3.苟松柏.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98-99.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