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容忽视的脑卒中患者心肺并发症问题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70%以上患者回家后生活不能独立,离不开家属的照顾。照顾者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有利于更好地看护患者。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躯体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协调障碍、心肺功能下降等。一般照顾者多重视患者的运动、感觉障碍等问题,常常忽略他们的心肺问题。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脑卒中患者的心肺并发症问题。
1.心血管并发症
1)脑卒中合并心血管并发症
主要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由于脑卒中和冠心病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75%的脑卒中幸存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
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急性脑梗死期间,心肌梗死的概率高达12%。
脑卒中后患者长期卧床不动,也可导致严重的心功能下降。
据统计,心脏病是脑卒中第一月死亡的第三原因,是长期存活者死亡的第一原因。
2)对康复治疗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常发生心肌缺血、心衰、心功能下降,常感觉体力下降、活动后气急;床上翻身、坐起等主动活动困难、行走能力降低。
患者不能参与完整的康复治疗项目,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效果,
3)康复注意事项
伴心血管并发症者需要积极药物治疗,早期的运动锻炼非常需要。
康复医院常使用的有四肢联动(上下肢同时运动)训练设备、活动平板(训练行走)、手工作业治疗(训练上肢运动)、有氧操(全身运动)等都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伴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者应控制运动量的大小,通常选用中等量运动训练。
心力衰竭者在训练中要严密监测血压,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训练。
2.呼吸系统并发症
常见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肺炎:
约有1/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肺炎,主要原因是吞咽困难,食物误吸入肺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其他原因有认知功能下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发生的坠积性肺炎、呼吸肌肌力减弱等引起。
脑卒中后的肺炎诊断较为困难,如果患者表现为低热、精神状况改变、实验室检查异常,需要要高度重视。
脑卒中患者本身呼吸肌力下降,通气功能减弱,肺活量下降,伴肺部感染,很容易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脑卒中患者长期吸烟者,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俗称老慢支),常有活动后气急,呼吸功能下降。给予戒烟,腹式呼吸训练,肢体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症状。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脑卒中患者如肥胖,很多会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时打鼾,呼吸道容易堵塞导致呼吸暂停,可引起身体缺氧)。患者因脑缺氧而容易瞌睡,精神不集中,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给予连续正压气道通气(使用非创伤呼吸机),以及肢体运动锻炼,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是王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