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_好大夫在线
5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早期术后怎么还会复发转移,医生这次说得很清楚了,重在预防

发表者:胡洋 人已读

手术之后最让人害怕和担忧的就是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一旦发生,基本上失去了在手术根治的机会,即使能够手术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这里面最让人可惜的就是早期肿瘤,手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手术之前说的好好的是根治性手术,为什么手术后还会复发呢,不是根治了吗?提到这些,患者总是难掩绝望,命运如此不公,为何偏偏是自己。

896-1.jpg

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绝大多数癌症病人最终失去生命的原因。一旦复发,治疗变得棘手,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医生束手无策,所有的治疗都只是为了延长有限的生存时间。很多人很疑惑,明明肿瘤细胞被清除了,为何还会复发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清除你认为的肿瘤细胞清除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清除,开刀时医生告诉你全部切干净了,其实那只是医生肉眼所见,把癌组织的巢穴切除,周围的区域淋巴结进行了清扫。虽然医生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手术,但谁能保证手术前巢穴里是不是有一些肿瘤细胞已经悄悄逃走,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潜伏到某个角落里呢。而这些残留下来的漏网之鱼就是癌症复发的罪魁祸首。

896-2.jpg

2.癌症体质癌症其实是一种基因病,同样的生活环境下,为何有的人患癌,有的人极其长寿,这个就是基因的问题。患癌的人原癌基因容易在各种致癌因素下被激活,而抑癌基因失活,癌症就出现了。虽然手术、放化疗等一系列治疗会杀灭癌细胞,但如果病人身体的细胞分化调节机制问题并未改变,那么一些受损的一些上皮细胞会逐渐变异,出现不典型增生,日后会有新的癌细胞不断产生,癌症就会复发。比如食管癌、胃癌的一些病人容易出现吻合口复发。

896-3.jpg

3.免疫力低下其实我们体内细胞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每天都会有衰老的细胞,甚至一些变异的细胞出现,这些变异的细胞通常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当手术创伤或者放化疗使得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体内这些变异细胞不能被及时清除,逐渐增殖,这也是为何术后体质越虚弱的病人复发几率相对更高的原因。

896-4.jpg

其实癌症的转移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之处在于不断的分裂增殖,并且具有游走的特性,会通过血管、淋巴管转移,会像种子一样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又称为种植转移。所以早发现的话,肿瘤组织较小,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浸润范围小,进入血管、淋巴管的几率小,复发转移率低。所以癌症治疗,早发现极其重要。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越容易出现复发转移。

896-5.jpg

为什么同样的病,同样的医生开刀,分期相同,而预后却有不同,有的很快出现复发转移呢?这个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有关。目前认为癌细胞转移扩散是由一系列癌基因的突变蛋白驱动的,这些癌基因导致癌细胞不受控制地繁殖并促进其移动能力,癌基因怎么特异性地指导癌细胞的运动和转移,是非常复杂的,很多还没有研究清楚。已知的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包括EF1A基因、S100 A4基因、MTA1基因、C-kit基因等。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包括nm23基因、BRMS1基因、KISS1基因等等。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病人其肿瘤转移基因容易被激活,使肿瘤细胞容易脱离母体肿瘤而发生转移,而这些病人的转移抑制基因会出现失活。这样说会让很多病人觉的悲观,好像复发转移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其实这也是癌症到现在仍无法攻克的原因,机理太过复杂,而且因人而异。

896-6.jpg

肿瘤细胞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特点就是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只要有漏网之鱼存在,当身体免疫力低下,就会报复性的增殖,而放疗、化疗并不能百分百杀死残存的肿瘤细胞,因为有些肿瘤细胞具有原发耐药及对放射性不敏感的特性。分期越晚,可能残存的癌细胞越多,复发几率越高。

896-7.jpg

在术后是否可以用靶向药物代替化疗目前来说没有定论,但从理论上来说,靶向药物的使用需要结合瘤体中基因突变的比例来决定,如果切除下来的瘤体当中只有一部分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也就是说基因突变的比例不是很高,肿瘤中存在对靶向药物不敏感的成分,最好不要用靶向药物代替化疗,毕竟化疗对于肿瘤细胞可以无差别的杀伤,虽然其副反应也比较大,只要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化疗仍然是术后治疗的首选。

896-8.jpg

手术之后要监测以下项目,以防止病情复发而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常规的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肿瘤标志物等。查血常规的目地是观察骨髓造血情况,看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是否符合术后辅助治疗的条件。生化全套里包含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血电解质测定,检测手术对这些指标有没有影响,看看肝肾功能是否异常,能否进行后续的化疗或者放疗。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与术前指标对比,肿瘤标志物如果高于正常考虑可能存在癌细胞残留。

896-9.jpg

2.胸腹部CT:肺腺癌不同于鳞癌,容易出现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相对较少,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胸膜转移引起胸水的出现,肝脏转移,肾及肾上腺转移,所以需要常规做胸腹部CT增强扫描。

896-10.jpg

3.头颅磁共振:肺腺癌易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脑部,虽然根治术后的患者半年内出现脑转移的比较少见,但有极少数人可能比较不幸,所以头颅磁共振是术后常规检查。

896-11.jpg

4.骨扫描:肺腺癌另一个好转移部位就是骨,胸腰椎、肋骨、股骨比较多见。骨扫描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在病变部位放射性浓聚来显像,骨显像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肿瘤转移的早期就伴有局部骨组织代谢异常,因此骨显像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可较X线摄片早3-6个月。

896-12.jpg

5.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一般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心肺功能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部分化疗药物对心脏有比较明显的毒性,所以心脏方面的检查也是需要做的。

896-13.jpg

6.基因检测:目前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使用,肺腺癌患者术后常规要进行基因检测,常见的8个检测基因为EGFR, KRAS, HER2, ALK, ROS1, MET, HER2, RET。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检出所有基因。术后病人最好选择手术标本进行基因检测,虽然抽血查循环肿瘤细胞也可以检测这些基因,但术后病人体内循环肿瘤细胞可能微乎其微,很难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896-14.jpg

总之,肿瘤的复发是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机理复杂,涉及到基因和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原因有些还不甚清楚,这也是癌症难治的原因所在。对于做了根治性手术的病人,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肿瘤细胞已经清除干净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术后的辅助治疗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术后仍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复发几率。

本文是胡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