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锋 -软组织增量技术在种植美学中的应用
在这一讲中,我将跟大家一块探讨软组织增量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目前
即刻种植比较主流的做法是即刻植入种植体,在种植体和唇侧骨板之间植入人工骨粉,然后在椅旁制作临时冠或者取印模送技工室制作临时冠,种植后48小时之内口内戴入临时冠。如下图(引自 Chu,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iodontics & RestorativeDentistry, 2015年):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例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病例,这是我和刘晓强大夫共同完成的一例病例,如下图。

跟大家做个游戏,在上图中,如果我不告诉你右上中切牙是个种植牙,你能否分辨出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龈缘和龈乳头的丰满度的话,还是能够看出细微的区别的。如果从合方观察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唇侧软组织的塌陷(如下图)。
这个现象并非个例,在2015年BITC种植病例大奖赛的病例汇编《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粹2015卷》中,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病例有20余例,除了一例做了GBR和软组织移植(葛严军、刘晓强)以外,其余所有病例在种植后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唇侧软组织的塌陷。
作为一名修复大夫,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笔者很长一段时间。唇侧丰满度对美观的影响虽然不及龈缘位置和龈乳头高度那么明显。正如Chu等做过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小于0.5mm的唇侧塌陷是不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察觉的。但是,当唇侧软组织有部分塌陷的时候,最终修复的美学效果总是会差强人意,只能达到可接受的美学效果,而无法达到完美。另外,较薄的软组织也容易随时间发生退缩。如下图,这个患者在两年复查的时候,龈缘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有少量退缩了。
当然笔者也可以找到即刻种植后几乎不发生退缩的病例。如下图,当患者的牙龈生物型非常厚的时候,即刻种植之后软组织就几乎没有发生塌陷。当然,这类患者在中国人群当中是非常少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目前尝试在即刻种植的同时进行游离结缔组织移植,目前已完成病例近10例,结果比较理想。下面我想通过一个病例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做法。
如上图,在牙齿拔除以后,植入种植体之前,在骨膜的表面,黏膜的下面做锐分离,形成半厚瓣和口袋样的受植床。
然后将一块取值上腭的不带上皮的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到受植床内并用缝线固定。然后再行常规的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
如上图,在正式修复之前,唇侧丰满度非常理想,软组织几乎没有塌陷,或者说移植的结缔组织很好地弥补了唇侧软组织的塌陷。
在第五次ITI共识性研讨会上,曾对即刻种植的适应证做了比较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要求待拔牙齿唇侧骨板完整无缺损,而且厚度大于1mm。按照该规定,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都不能行即刻种植,尤其对于牙龈生物型都比较薄的亚洲人群。目前,诸多学者都在尝试打破这样的限制,采用各种技术在局部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成即刻种植。笔者目前也在尝试采用GBR配合结缔组织移植的方法,在唇侧骨板很薄或者有少量缺损的情况下进行即刻种植,目前已经完成6例患者,都达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如下所述。
如上图,该患者右上中切牙是一个残根,需要拔除,其他前牙需要进行冠延长手术。牙齿拔除之后可以看到,拔牙窝唇侧骨板非常薄并有少量缺损。
如上图,笔者在植入种植体,行GBR的同时在唇侧植入一块软组织。第二天完成即刻修复。
如下图,种植4个月以后完成最终修复。请大家体会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丰满度
对于最终美学效果的重要影响。
北京市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试考官。2014年赴美访问学习一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获批专利一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包括在口腔种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上发表种植临床研究一篇。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第三届国际牙科粘结技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获2014年登士柏“组织关爱”种植病例大奖赛第二名。完成种植手术近3000例,软组织美学手术1000余例。
本文是周建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