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肖明第 人已读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瓣膜病变。由于胸部的心、肺、胃都比较容易发生病变,心脏瓣膜病患者肺和胃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应该时刻注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的问题。
对于心脏瓣膜病我们都不陌生,心脏瓣膜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心脏瓣膜病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心脏瓣膜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更离不开家属们细心的护理,做好心脏瓣膜病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那么,为了避免患有心脏瓣膜病的症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专家将为我们讲述关于心脏瓣膜病的相关知识:
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在幼儿时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早期的主动脉瓣钙化并不影响瓣膜的封闭功能,可能不会引起左心室的负荷增加,所以也不会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多数情况下,主动脉瓣钙化病变进展缓慢,可在数年后逐渐引起主动脉瓣的封闭不全,从而引起左心室扩大,并引起左心衰竭,此时可能发生活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
一般主动脉瓣病变的通常症状为劳累后心悸、气急和心绞痛。在重度主动脉狭窄病例或主动脉瓣封闭不全病例,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严重不足,心绞痛尤为严重。主动脉瓣钙化严重时,可见左前分支阻滞和其它各种程度的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瓣膜钙化是引起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因之一,通常于老年人.
主动脉瓣钙化病因、需外科治疗的主动脉瓣疾病主要有下列4种情况:
(一)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较通常者为双瓣叶畸形,临床现象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常超过13.3kPa(100mmHg)。心电图现象为左心室高电压,常伴有劳损。X线造影及超声诊断常显示左心室腔较小,心肌呈向心性肥厚。主动脉瓣狭窄严重者可因左心室收缩期压力过高产生相对性二尖瓣封闭不全。
另一通常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为主动脉瓣叶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封闭不全,这种畸形往往发生在较大的高位室间隔缺损或主动脉瓣窦动脉瘤破入右心室的病例。在较大的高位室缺病例,其上方相应的瓣叶失去室间隔的依托,心室舒张期瓣叶经过室缺向右心室内脱垂。而在瓦氏窦瘤破裂的病例,相应的主动脉瓣叶则向左心室脱垂。
(二)风湿性二尖瓣膜病中约有20%合并有主动脉瓣病变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单纯的动脉瓣病变较少见。主动脉瓣三片瓣叶都有纤维化增厚、收缩、硬变、甚至钙化,活动度甚差,因此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往往为狭窄兼有封闭不全的双病变,且病程较长,心功能损害也较严重。
(三)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主动脉瓣叶呈粘液样改变,组织菲薄和半透明状,不能耐受主动脉内舒张期压力而产生封闭不全。通常于梅毒性主动脉炎、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中层坏死、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和其他起因引起的升主动脉动脉瘤中。
由于主动脉瓣呈严重关不全,四面动脉的脉压明显增宽,在血活动力学上左心室有重度容量性负荷加重,因此左心室向左、向下、向后增大,左心室造影和超声诊断均显示左心室腔明显增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造影剂在左心室与升主动脉内往返活动,停留时间较长,不能迅速排空。
(四)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致主动脉瓣病变细菌性心内膜炎常破坏主动脉瓣叶组织,在瓣叶上产生赘生物、穿孔或撕裂。因此临床上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的主动脉瓣病变常现象为主动脉瓣封闭不全。由于病程较短,血活动力学的改变急骤,使左心室难以耐受忽然增加的容量负荷。此外,赘生物可能脱落而产生体循环动脉栓塞。
本文是肖明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