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湿温(邪入膜原)

发表者:姜学连 人已读

孔某,男,28岁,职员,已婚,

初诊:201094日。

主诉:发热70余天。

患者70余天前感冒后发热,曾在某院风湿科住院治疗2个月,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始终寒热往来,每天下午2-3点出现怕冷,肢节略有酸痛,约数十分钟后怕冷消失,继而发热,热势逐渐增高,体温在38.5°C-40.5°C之间,发热持续约4-10h不等;随后汗出,热势逐渐消退,热退后如常人,舌暗红,苔白厚,脉弦细。血沉103mm/h,血常规,生化十项,免疫九项等无异常。

中医诊断:湿温(邪入膜原)

西医诊断:发热待查

外感湿温之邪,邪气伏于膜原,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乃三焦之门户,实为一身半表半里。若感冒后,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阳气,不能布达肌表而可见恶寒,至阳气渐炽,郁极而通,则恶寒消失而发热汗出,邪正反复交争,则寒热往来、头痛;邪阻膜原,气机不利,故腹痛;舌暗红,苔白厚腻,为湿浊内阻之象。治以清热化湿,开达膜原,化痰散结,方用达原饮合升降散:

厚朴10g、槟榔10g、黄芩10g、草果仁10g、白芍10g、知母10g、姜黄10g、僵蚕10g、蝉蜕10g、大黄3g、青蒿30g、甘草5g、稀莶草30 g

7剂,水煎服,一日2次。

二诊: 2010年9月12日。

服药一周后,寒热往来消失,继用10剂,以资巩固。

三诊: 2010年10月2日。

不发热,略有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黄芪15g、党参10g、当归10g、五味子10g、麦冬10g、苍术10g、白术10g、青皮10g、陈皮10g、神曲10g、黄柏10g、泽泻10g、升麻10g、葛根30g、炙甘草6g、稀莶草30g。

7剂,水煎服,一日2次。

以后病情稳定。

【体会】

发热2个多月,曾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湿热之邪仍留连于气分,湿邪不去,热邪难清。近几年治疗此类发热颇多,必须注重化湿,分消走泄,湿去则热孤。治法既定,有多个方剂可以辨证加减运用,如达原饮、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柴芩温胆汤、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小柴胡汤等。

外感湿温之邪,邪气伏于膜原,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乃三焦之门户,实为一身半表半里。若感冒后,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阳气,不能布达肌表而可见恶寒,至阳气渐炽,郁极而通,则恶寒消失而发热汗出,邪正反复交争,则寒热往来、头痛;邪阻膜原,气机不利,故腹痛;舌暗红,苔白厚腻,为湿浊内阻之象。治以清热化湿,开达膜原,化痰散结,方用达原饮合升降散。

发热为内科临床所常见,有许多发热西医诊断不明确,抗生素治疗多无效,个别患者久治不愈,甚至迁延1年至数年。发热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总的来说主要是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对湿热郁遏气机所致的发热,用达原饮治疗,效验颇佳。达原饮出自吴又可的《温疫论》,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效。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 “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谓半表半里, 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邪在膜原,湿与热结,形成阻遏之势;因痰湿同源,有时可兼痰。其临床表现主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在西医病症中常可出现此证的有变应性亚败血症、类风湿、胆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包括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达原饮方中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仁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共为臣药。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膜原,逐邪外出。凡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白芍、知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药之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共为佐药。配以甘草生用为使者,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之功,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阴津得复,则邪气溃散,速离膜原。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是杨栗山治温十五方中的首方,药物组成非常简单但却有桴鼓相应之效。原方主治“温病亦杂病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也”。方中僵蚕味辛苦,清热解郁,祛风除湿,散逆浊结滞之痰,辟怫郁之邪气;蝉衣甘咸能疏风清热,通散郁热,祛风解痉、宣肺止咳;姜黄辛苦,能行气散结,活血通络,宣通气血;大黄苦寒,通行上下,荡涤热毒。升降散辛凉宜泄、升清降浊、清热解毒、逐秽祛邪、表里双解、凉血荡涤。该方泻热通腑,升降同施,气血并治,使人体气血调和,升降畅通。临床运用该方治疗外有表邪,里有郁热之证,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其他方药,有较好疗效。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曾分析非典病因,建议采用升降散合达原饮为基础方,根据临床实际辨证加减治疗。据此,临床上我们治疗新感发热及顽固性发热,类似中医的邪伏膜原或暑湿郁阻少阳者,用此两方合方加减治疗,两方合用,相辅相乘,相得益彰,作用明显加强,故能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是姜学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