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贤楠
陈贤楠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

换一种思路去“看病”或者叫换一种角度去“就诊”

3048人已读

我的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在就诊时表达希望医生能为孩子做出确诊,并找到根治办法,不要留下病根或后遗症。尽管我给予耐心解答总有些家长仍然不放心。昨天门诊后 我有所感悟,要彻底解决对上述纠结焦虑心态,需要从健康观疾病观说起:

直至目前,医学上包括中医和西医,对健康疾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所以就诊大可不必要求医生对常见病性病提出:确诊是什么病,或能否彻底去根。我这样说决无医生可以不必对每个病人仔细地分析病情,作出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的意思。而是说:如今医学理论技术越发展,手段越多,但事实是对疾病越来越不能说确诊、对慢性病越来越不能指望彻底治愈,这是客观现象,医生和病人包括患儿家长都有所感觉。就连病毒感染抑或细菌感染?是感染还是过敏?医学理论没有解决,各个医生观点也有不同。有时我对感冒的解释是内因或内源性/自身性感染,甚至是亚健康态,而不必寻找外原病原体,经验性治疗或应对更见效;再如对呼吸道感染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或肺炎的胸片CT少许片影,对肺功能指标某些偏倚等。其实从理论上讲,随着检查手段精细多样化,医学对健康 疾病 后遗症的定义需要重新考虑或修正。这也给人类 给医生和患者提出了正确理解看待健康 疾病概念,否则就会陷入过度就诊过度检查过度诊断和治疗。

我说的另外一种角度,或者另外一种思路所指的是:整体的,系统的思路;是中西医融合的,动态的思路。是把健康和疾病状态是既连续又存阶段性过程的辨证的思路。我认为,人体的生命过程,可以称为健康-疾病状态 简称健病态人体也是系统,当然是演化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健康和疾病是系统稳态和失稳态不断变化过程。可以它分成4类状态:健康 亚健康 症候群(一组相同的症状体征)和疾病态。发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判断病势(趋势)尤为重要,因为起病初,不可能对某些传染病、脏器病(如肺炎)完全排除,有一个疾病传变过程(这里有关反复咳嗽与肺炎传变关系 待以后另作论述)。而病因主要分析诱因或称为动因,因为它是多因素的或变化的甚至可以是突然骤然起作用;而病位可以多处粘膜腔界面(如整个呼吸和消化道,也可以是单独咽部或肛周直肠部同时受累)。

这个在儿科,尤其值得儿科医生去思考,因为,小孩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医叫“稚阴、稚阳”,营养和呼吸量需求大,而脾胃 气道/肺的功能不够完善.常频繁出现失衡 表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但儿童总体是一个向上的趋势,是一个不生长发育完善的过程,这也是我在面对很多儿科常见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指门诊反复肺炎综合征),牛奶蛋白/食物过敏或慢性腹泻以及婴幼儿哮喘,慢性咳嗽等问题,主要从生长发育过程去理解解。应对措施主要从改善养育观念和方法的角度,从注意儿童心身发育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和敏感性角度去考虑,而用药和医疗干预要见好就收。避免药物医疗过程伤及机体反而影响生长发育。这与动不动就纠结落病根 追求确诊完全是2个思路。我的经验和事实提示,这个角度 这种思路可以使许多所谓的反复发生常见病或慢性病收效。

陈贤楠
陈贤楠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