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宋丹丹 人已读
妊娠期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是非常复杂、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期间,母体除了生殖系统会发生改变外,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血液、皮肤、新陈代谢、骨骼、关节及韧带等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口腔也不例外。妊娠期口腔环境的变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会增加其罹患龋病的风险,而激素水平的变化亦会增加其牙周病的发生率。甚至口腔卫生维护不良还会增加子痫前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因此,妊娠期间良好的口腔健康维护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引起极大痛苦、必须拔除的患牙,在健康正常者的妊娠期间皆可进行拔除操作。
孕妇拔牙可能出现的风险
(1)妊娠期的前3个月易发生流产,且前3个月时孕妇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会增加操作难度。(2)妊娠期后3个月时,则有可能早产,且不宜长时间坐于手术椅上。(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术中可能突发子痫。(4)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有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严重者可危及自身和胎儿的生命。(5)局麻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6)围手术期需要使用的抗菌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7)绝大多数的孕妇和口腔医生都担心拔牙前拍摄牙科X线片会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目前,拔牙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直视摄影术(RVG)、全口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CBCT)。即便是辐射当量最大的CBCT对胎儿的辐射风险都可以忽略不计,相反,如果因为忌惮牙科X线检查而延误了牙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胎儿的危害更大。
孕妇拔牙风险的预防
术前:(1)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要注意以往妊娠史和妊娠特有疾病史。根据孕期及患者牙齿的症状,制定治疗方案。(2)为了避免流产和早产,最好在妊娠的第4~6个月期间进行拔牙操作。(3)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特别关注任何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疾病(高血压可提示先兆子痫的可能)。(4)由于对拔牙的恐惧,患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以致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影响胎儿的稳定。最好采用语言诱导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使患者精神放松。必要时也可使用笑气进行镇静,因为短时间使用笑气并不产生毒害或者致畸作用,但需保证氧气浓度≥50%的情况下使用笑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由于笑气可能影响细胞分裂,因此在囊胚着床至胚胎、胎儿迅速分化、生长的阶段(妊娠2~12周)应避免使用。镇静剂(卡马西平、水合氯醛、氯氮卓、地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苯巴比妥)、镇痛药物(吗啡、喷他佐辛、皮质类固醇、右丙氧芬)均会增加胎儿致畸风险,应避免使用。(5)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分为A、B、C、D、X5个级别。局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剂量,这一剂量不仅取决于局麻药物的用量,而且还取决于给药方式、是否使用血管收缩剂、代谢率和母体局麻药物的半衰期等。综合毒性和致敏性考虑,利多卡因是对胎儿安全性最高的局麻药物。麻醉方式应选择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含最小剂量、低浓度肾上腺素的麻药。麻醉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麻药没有入血。(6)尽量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当抗菌药物无法避免时,应选择对胎儿发育生长影响较小的药物(FDA分类中的A类或者B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等。此外,用药的时间也应有所选择:受精后2周内受精卵尚未着床,故药物对其影响不大;妊娠2~12周胚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为药物的致畸期,此阶段应尽量避免用药,尤其是C、D、X级药物更不宜选择;妊娠12周以后直至分娩,胎儿各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作用明显减弱,为用药较合理时期,但仍应警惕药物对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术中:(1)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任何疼痛刺激。(2)采用微创的拔牙方法,尽量缩短拔牙时间。(3)全程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4)妊娠中晚期患者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免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术后:(1)建议留院观察半小时,身体无明显不适症状方可由家属陪同回家。(2)术区冰敷,减少疼痛和出血,从而避免由于疼痛引起患者血压增高或者早产、流产的发生。(3)视病情决定是否继续服用消炎、止疼药物。
孕妇拔牙出现风险的处理(1)孕妇术中血压突然增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放平椅位,及时吸氧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通过语言诱导和心理干预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继续治疗。(2)孕妇术中血压突然降低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调整孕妇的体位为侧卧位。(3)孕妇拔牙过程中若出现腹部疼痛时,可能有早产或流产发生,这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放平椅位,拨打电话请求产科医生帮助。
哺乳期患者拔牙的“风险”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很多哺乳期的患者甚至口腔医生均会担心局部注射麻药和口服消炎、止痛药等会通过乳汁被婴儿吸收,从而危害婴儿的健康。作为口腔专科医生,应首先认清这些所谓的“风险”。生长发育中的婴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健全,对药物的毒、副反应较成年人更为敏感。
哺乳期妇女用药后,仅有<1%的药量最终进入母乳,进而被婴儿摄入体内,不会给婴儿带来太大的危害。因此,在药物副反应不大或者药量不太大的情况下,无需中断哺乳。那么,如何衡量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的危害呢?应根据药物和婴儿等因素综合分析。例如:分子量大、半衰期短、脂溶性低、与蛋白结合力强以及弱酸性药物不易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汁;短效药物用药后药物很快达到峰值,对哺乳婴儿的影响较小。
此外,药物的潜在影响与婴儿肾脏和肝脏的发育密切相关,婴儿年(月)龄越大,药物潜在影响越小;另外,吸吮次数越少、吸吮持续时间越短的婴儿受母体用药的影响越小。因此,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我们建议一次仅拔除1颗患牙,这样,既可以尽量避免使用消炎、止痛药物,又可以有效减少局麻药物的使用量。
备孕期患者拔牙的“风险”
随着“优孕优生”理念的宣传及普及,越来越多的准孕妇开始重视备孕这一曾经往往被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各级医院医疗水平与理念的差异,很多准孕妇在孕前体检时,临床医生常常忽略了“小小”的口腔。作为口腔专科医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备孕期患者防患于未然,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一个新生命的孕育保驾护航。由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妊娠期是口腔健康特别脆弱的时期。在口腔孕前检查时,若发现有龋齿、楔状缺损等牙体组织异常时应及时进行牙体牙髓治疗,以避免妊娠期发展为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若发现口腔卫生较差,口内结石较多应及时进行牙周治疗,以避免雌激素水平升高诱发妊娠期龈瘤;若发现有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未萌出或未完全萌出的智齿应建议预防性拔除,以避免妊娠期出现牙槽脓肿、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甚至间隙感染、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等急性感染,危害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但很多备孕期间的患者甚至口腔医生对拔牙产生了过度的恐惧,非常担心拔牙会给备孕带来如下风险:(1)口腔影像学检查对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卵子发育,从而致畸;(2)局部注射麻药和口服消炎、止疼药等危害卵子发育,从而致畸。
作为口腔专科医生,应首先认清这些所谓的“风险”:(1)影像学检查不会对备孕产生不良影响。如前所述,目前,拔牙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RVG、全口曲面断层片和CBCT。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以用“当量剂量”(单位为“希伏”,即Sv)来准确地量化。其中,即便辐射危害最大的CBCT,其辐射危害也远远小于临床所使用的螺旋CT。而我们拍摄一张RVG所接受到的最大辐射当量与正常人平均一天所吸收的背景辐射当量(10μSv)相当;拍摄一次小视野CBCT所接受到的辐射当量与乘飞机从纽约飞到洛杉矶(连续飞行大约5h)所接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辐射当量(40μSv)接近。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照射部位,口腔的影像学检查均是针对口腔颌面部进行照射的而不是腹部或者盆腔。因此,即便在接受了牙科影像学检查后才发现怀孕的患者,也不用担心胎儿辐射损伤的问题。(2)拔牙围手术期可能用到的药物包括局麻药物、抗菌药物、止痛药物等。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半衰期后可以认为基本消除。局麻药物和止疼药物的半衰期均不超过2h,而抗菌药物半衰期相对较长,特别是奥硝唑,可长达14h。但局麻药物和抗菌药物通常情况下仅需要术前使用一次,因此,即便是半衰期最长的奥硝唑,3d内也可以从体内基本消除。
来源:李国威,胡开进,郑雪妮,张林林,薛洋.特殊时期的女性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09):526-529.</span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