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战春 三甲
李战春 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骨伤科

带你认识什么是DDH!

19310人已读

在小儿骨科门诊时,经常会有几个月大的宝宝因为体检时发现双侧臀纹不对称疑患有DDH而来就诊。

那么什么是DDH呢!

待我们来一一细说!

那DDH到底是什么呢?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术语最早是由Hip-pocratest提出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医师协会(POSNA)和美国儿科协会正式提出将CDH改为DDH。DDH的病情是因髋关节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婴儿期就有多种异常。主要是髋臼、股骨近端和关节囊等均存在结构性畸形而致关节的不稳定,直至发展为髋关节完全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意在强调在病因学上的发育性异常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最终导致髋关节疾患,包括的范围较广,从不稳定到完全脱位。

为什么会出现DDH?

发病原因迄今为止仍不十分清楚,与种族、地域、基因异常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约20%的患儿有家族史,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发病与胎位有关,经临床统计不论是经阴道还是剖宫产,臀位产患DDH的风险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某种髋关节体位会使新生儿易患髋关节脱位。如美国印第安人用摇篮携带婴儿。日本和土耳其在婴儿出生后双腿常用布缠绕。

1550386241.png

1550386244.png

另外母亲的激素可能导致女性新生儿韧带松弛,这与髋关节脱位有关。此外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也是髋关节脱位的重要病因。

DDH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把DDH分为两个时期:站立前期和脱位期。

DDH的临床表现,因患儿年龄不同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新生儿和站立前期的婴幼儿临床症状可不明显。往往易忽视,但如果发现有以下体征者,应密切注意并且高度怀疑有脱位的可能。

站立前期:

1、患侧大腿内侧皮肤褶皱加深增多,两侧不对称。

2、患儿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加明显。

3、患侧髋关节活动少且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屈曲位,不能伸直。

4、患侧肢体短缩。

5、牵拉患侧肢体有弹响声或弹响感。

脱位期:

患儿开始行走的时间较正常儿晚。单侧脱位时,患儿跛行;双侧脱位,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特别明显,行走呈鸭行步态。

1550386248.png

DDH的早期变化,主要是发育不良的髋臼的变化

1550386249.png

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超声可较早的发现髋关节发育异常,具有灵敏度高,检查费用低,无辐射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筛查和评价新生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对新生儿髋关节异常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手术治疗比例有重要意义,此检查一般适用于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

X线检查:新生儿的髋关节尚未完全骨化,软骨成分较多,因此,对疑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应在出生后3个月以上拍摄骨盆正位片。X线平片上可发现髋臼发育不良、半脱位。

1550386250.png

Graf超声波髋关节分型

I型,成熟髋关节,正常髋关节

II型,欠成熟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

III型,脱位髋关节

IV型,脱位髋关节

DDH应如何治疗?

出生至6个月 此段时期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时期,该时期的患儿无需手术治疗,只需采用固定的方法,使髋关节处于外展屈曲位,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首选Pavlik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小时持续使用。定期超声检查,使用2~4个月后,换为外展支具维持,至髋臼指数<25?。还可用连体衣袜套法及外展襁褓支具法,维持4个月以上。

6~18个月 首选麻醉下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裤固定(屈髋95?,外展<40?~45?)。复位前应切断长收肌腱,必要时同时切断髂腰肌,以减轻复位后对股骨头的压力,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三个月后更换外展位支具或石膏固定三到六个月。

18个月~6岁 该年龄段手法复位也难以成功。应采取手术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近段截骨术等方法,减低头臼间压力,纠正过大的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使头臼达到同心圆关系。

6岁以上(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存在着争议。常采用放弃复位的姑息手术,如骨盆内移截骨(Chiari)术、髋臼扩大术、转子下外展截骨术。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双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术并发症多,疗效不确定,故应谨慎采用。

DDH总的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对于可疑的DDH患儿应当定期到医院复诊,直到患儿的髋关节发育完全,确定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正常,股骨头不会脱位,方可。


李战春
李战春 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