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建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骨科
严重僵硬性后凸畸形一例
2307人已读
脊柱后凸畸形,俗称“驼背”,这一畸形的病因可有多个,如:创伤、结核、休门氏病、骨质疏松等。
我们接诊了一例这样的患者。这是一位39岁的女性,其在3岁时因罹患脊柱结核而接受了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后来患者出现了胸背部后凸畸形,但是并无疼痛、躯干及下肢的麻木等异常。最近3个月,患者逐渐出现了双下肢的麻木和无力,并有大便便秘和小便控制力差的表现。
该患者诊断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双下肢不全瘫”。患者已有明显的神经损害表现,后凸角度达到114°,具备手术指征,但手术难度非常大。 经与患者和家属的充分沟通,拟行后路截骨矫正术。
术前在3D打印的模型上进行精准的截骨设计。
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安全进行。为避免截骨后脊髓皱褶出现压迫,对横连进行了特殊的预弯处理,形成“拱桥样”结构,有效避免术后脊髓压迫的发生。
术后即刻,患者背部的驼峰样隆起基本消除。
术后复查X线片,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了满意的矫正,矫形率达64%。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下肢麻木、无力症状逐渐恢复。
本文是罗建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