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晚孕篇5.走近早产,远离早产

发表者:俞奇 人已读

28周以后是晚孕阶段,其中,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达到37周及以上才出生的是足月儿。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8周以上却不足37周出生的宝宝是早产儿。

据报道,我国每年新生儿中的早产儿比例占5%~15%。

早产宝宝各个器官发育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合并症并发症越多,存活几率也越低!所以孕妈妈们一定要了解早产,才有可能预防、避免或延缓早产的发生。

一、早产的表现:

mmexport1546679492160.jpg

发生时间:孕28周-36+6周

特点:

起初为不规则宫缩,部分孕妈妈会在宫缩时感觉下腹部坠胀、紧绷、疼痛或是腰背酸胀,可能会有少量的阴道流血。

如果宫缩逐渐规律,且频率增加,达到每20分钟4次或每60分钟内8次,即使改变姿势、四处走动或躺下休息也难以得到缓解,那么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千万不能因为没到预产期,就不理会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

二、早产分类:

1、自发性早产,在出现早产的孕妈妈中,45%属于自发性早产。

2、妊娠未足月发生胎膜早破引发的早产。

mmexport1546679491084.jpg

3、治疗性早产,由于孕妈妈或胎宝宝的健康不允许继续妊娠的。

三、早产的病因和高危因素:

1、孕妈妈以前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

2、阴道超声检查宫颈长度<25 mm;

3、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切术、LEEP术),或子宫发育异常;

4、年龄≤17岁或>35岁;

5、妊娠间隔过短(如果2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

6、过度消瘦:孕前体重指数<19 kg/m2、营养状况差;

7、多胎妊娠:双胎的早产率接近50%,三胎的早产率高达90%;

8、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9、胎儿畸形及羊水过多或过少;

10、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如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产前出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患、严重心肺疾患、急性传染病等;

11、异常嗜好:吸烟、酗酒或吸毒;

12、宫内感染、牙周病、孕期高强度劳动。

四、早产的风险预测:

对象: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妈妈

时间:孕24周前

方法: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25mm,或是宫颈缩短和(或)伴有宫颈内口呈漏斗状扩张。

mmexport1546679429642.jpg

mmexport1546679458153.jpg

对付早产,定期产检、早发现、早入院做准备是王道!

五、早产的一级预防:孕前预防

1、尽量避免低龄(<17岁)或高龄(>35岁)妊娠;

2、合理的妊娠间隔(>12个月);

3、避免多胎妊娠;

4、平衡营养摄入,避免体重过低;

5、戒烟、戒酒;

6、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

7、停止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

8、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妊娠丢失病史,或宫颈已经全部或部分切除,可在孕前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六、早产的二级预防:孕期注意事项

1、第1次产检时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2、平衡饮食,合理增重;

3、避免吸烟饮酒,注意口腔健康,孕晚期节制性生活;

4、注意孕期卫生,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生殖道感染,以及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5、如果医生评估有需要,可以使用特殊类型孕酮;

6、孕期宫颈环扎术:适用于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妊娠丢失病史,或有前次早产或晚期流产史、此次为单胎,孕24周前阴道超声检查宫颈长度<25 mm,无早产临产症状,也无绒毛膜羊膜炎、持续阴道流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严重畸形或死胎等宫颈环扎术禁忌证的孕妈妈。

七、早产的程度

1、先兆早产:

有规律或不规律宫缩,宫颈管进行性缩短,宫口尚未扩张。

1、早产临产:

规律宫缩(每20分钟4次或每60分钟内8次),宫颈管进行性缩短(宫颈缩短≥80%),伴有宫口扩张。

90%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妈妈不会在7天内分娩,其中75%的孕妈妈会足月分娩。

八、早产的治疗:

1、宫缩抑制剂:

防止即刻早产,为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以及转运孕妈妈到有早产儿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赢得时间(适用于28~34周的早产)

2、硫酸镁:

孕32周前的早产宝宝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剂。

3、糖皮质激素:

促进胎宝宝肺部成熟(适用于28~35周的早产)

总结:

早产宝宝尤其是<32周的极早期的早产宝宝,需要良好的新生儿救治条件,所以有条件的,可转到有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院分娩。早产固然对宝宝不好,但是在早产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面对并接受。孕妈妈应该尽可能配合医生的诊治,放松情绪,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排便,只有好的身体状态才能给宝宝提供安全的栖身之所。


本文是俞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