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_好大夫在线
6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网络依赖

发表者:陈建国 人已读

网络成瘾及其对策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只用于药物依赖,类似的成瘾标准被用于一些行为障碍,如饮食障碍、赌博成瘾、计算机成瘾、电子游戏成瘾及某些技术的过度使用。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类现象。这种网络成瘾与赌博成瘾非常相似,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表现变差、婚姻不和谐甚至家庭破裂。

二、网络成瘾的现状

美国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比率:8%~13%

20036 月的一个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有6800万人上网,其中18~35岁占66.6%

大专以上学历为55. 2%

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9.8%~13%

网上调查自愿填写的问卷,发生率为6%~10%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我国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约占13.2%,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报告还提出了“四个有关”、“四个无关”的结论。即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有关、与职业有关、与网上活动内容有关。 与所在的地区的地理位置无关、与所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

1、 网络空间的特点 网络空间是一种精神文化空间,它使现实与虚拟、人工经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会有一些独特的心理体验,包括: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分

平等的地位

超越空间的界限

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

变化的梦幻般体验

控制体验

成功体验

2、 上网行为的动力学研究

Suler的研究认为,人们在满足以下的需要(1)性的需要。(2)改变感知体验需要。(3)成就和控制的需要。(4)归属的需要。(5)人际交往的需要(6)要实现和和超越的需要。

3、 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

Youmg用抑郁测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中到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Youmg用线性调查法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为轻到中度的抑郁,推测抑郁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

与抑郁有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进网络成瘾的发生的原因。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

逃避某种不良感觉和获取某种需要, 逃避罪恶感、无助感 、抑郁焦虑、在网上寻找慰藉,而网络成瘾又加重了抑郁、焦虑,使精神功能性迟滞、睡眼障碍等心理、生理问题。

网络使用过度的人群有较高的抑郁感。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等可能成为网络成瘾的原因。

Mckenna社交焦虑和网络虚拟关系成显著下正相关。有社交焦虑的人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找朋友,避免在现实中与人面对面门交流时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人格素质模式的解释:

人格素质模式认为,成瘾源于早年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心理创伤,且与某些人的人格特啎或其它障碍、遗传的心理素质相关。异常行为的产生源于性格脆弱和生活事件,存在的病态心理作为一种素质,是网络成瘾産的必要病因,而与网络相关的潜在的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社交性焦虑和物质依赖,其本身不会导致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但它是病因学中一个必要成分。

认知行为模式的理论解释: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四、网络成瘾的症状

1、耐受性:需不断的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原有的满足感;上网的时间及频率比计划的更多更长。

2、戒断症状:停止或减少使用,则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精神运动性激惹、焦虑、有关上网的幻想或做梦、强迫性思考网上的事,及随意或不随意的手指打字动作。

3、病态行为:

上网冲动控制障碍

逃避行为 社交活动减少,宁愿在网上与人交流而不愿进行面对面的交,逃避家庭、工作和社会责任。

网络性行为

否认症状

4、认知性不良 包括对自我的曲解认知:自我怀疑

五、网络成瘾的诊断

目前国内专家对于网瘾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习惯说”,以陶宏开教授为代表。持有这种观点者认为,网瘾既不是心理疾病,也不是生理疾病,而是一种比较偏激的爱好。青少年上网成瘾,只是行为习惯上出了些偏差,只要适当地矫正,完全可以引导他们戒除网瘾。给网瘾表青年打针吃药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些家长也担心精神药物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另一种观点是“疾病说”,持这种观点者以国内率先开展网瘾药物治疗的北京军区总院网络依赖治疗中心主任陶然为代表。陶然认为,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问题,准确地说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患有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患者,与酒瘾、毒瘾、洁癖等患者一样,其心理都是病态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因此,为了根除网瘾,必须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通过心理治疗把孩子们错误的心理发育扭转到正常的道路上来。

目前对网络成瘾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疾病分类系统正式将其列为心理障碍之一,也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Bread提出一个研究用的诊断标准。

Bread网络成瘾瘾诊断问卷:下列8条中需具备前五项,后三项中致少出现一种:

1、 一心想上网(回想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一次上网)

2、 需增加更长上网的时间以获得满足感

3、 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

4、 在努力减少上网时,感到不安,闷闷不乐抑郁或易激怒

5、 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6、 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或失去了教育与就业的机会

7、 对家人、好友、治疗者说谎,隐瞒卷入上网的程度

8、 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如无助、嫉妒、无望、焦虑)的方法。

六、网络成瘾的对策

网络成瘾者普遍求治动机不强,与其它成瘾行为相似,是一种自适应的问题行为,通常患者主观上并无太多的不适,患者上网时体验到满足感使其倾向于过度上网而导致的身心危害,除非极端状态影响个人生活,患者较少主动求治。

门诊中求治的通常都是因为因网络成瘾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工作和生活,由亲属动员而来,或强行带来。面对这样的患者,如何能争取他们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不合作,所有的治疗都不能发挥作用。

合肥市的一项调查,2000名中学生中存在网络病和可能存在网络病的人数为3. 5%,其中,高中生人数为5.1 %,初中生为1.9%;男生为5.9%,女生为0.8%

调查还发现市级重点中学有网络病的学生比普通学校高。省重点学校高于市级重点学校。有网络病的学生学生多出出非重点班级及借读生。这些学生大多家长出重金借读,给于的压力较大,学习成绩往往难以跟上。

学生患网络病于家长的压力也有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父母关系不和,可能诱发学生寻求虚拟世界迴避现实。

结论:网络病源于压力。(2004-11-29

1、 学生方面

认知策略

行为技术

情绪调适

2、 家庭方面

3、 学校方面

本文是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