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飞 三甲
王飞 副主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 疼痛科

神经阻滞疗法是封闭吗?

11590人已读

大多数来到疼痛科就诊的病人一听说“神经阻滞治疗”,就问“是不是打封闭针啊”、 “封闭,打打针,治标不治本”、 “打多了骨头会变脆吗?”,以为“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应付疗法”,只能暂时止痛且副作用大。另外,许多街头村口流动野医、非疼痛治疗专业医护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和训练,热衷于在痛点、穴位或神经末梢处注射多种药物来缓解疼痛,他们自称为 "封闭疗法"。这类治疗虽然有时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但也发生了许多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事例,使“封闭”一词增添了不良色彩。这种"封闭疗法"的称呼流传甚广,使某些医务人员和一些患者对正规的"神经阻滞"也产生误解,甚至存有惧怕心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那我们如何来正确理解神经阻滞呢?

1、作用机理不同: “封闭”治疗起源于原苏联,又称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阻断从病变部位传入中枢的不良刺激,把不良刺激封闭在局部,以起到暂时止痛的作用,“封闭”可以简单理解为哪痛打哪。神经阻滞的英文是 “Neural blockade”或“Nerve block”,这一术语已被全世界应用了近百年了,目前仍在应用,是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神经阻滞疗法”的治疗机制,不只是阻断病变部位的疼痛感受和不良刺激的传入,达到阻断恶性循环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神经阻滞疗法”是把一些有效的治疗性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组织局部,这些药物有调节神经和扩张病变部位微血管、改善病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这些作用有利于炎性渗出细胞和致痛物质的吸收,因而有利于病变的恢复。此外,也有直接治疗无菌性炎症、减少粘连、软化瘢痕的作用。“神经阻滞疗法”应用的剂量虽然小,但是药物却在局部的浓度很大,并且能直接和病变组织充分接触,所以不仅疗效快、效果持续时间长,并且由于到全身去的的药物量很小,故药物的反应小,副作用也很低,也不需要天天治疗。也正是由于药物是直接注射到病变组织局部,分布到心血管系统等全身其他部位的量甚微,所以对一些口服、静脉给药禁忌的病人,在严密观察下也可谨慎应用局部注射疗法。

2、使用药物不同: “封闭”使用较高浓度的麻药,而“神经阻滞疗法”所用药物更合理、更广泛、更具安全性,一般只使用浓度较低的麻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所以不会有肢体功能障碍发生;其中最有争议的是药物中含有激素,可能是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人认为含有激素就会骨质疏松,但他们却严重忽略了给药方式、时间的掌握及量的控制。在权威骨质疏松的专著中提到:“连续一年、隔日给予可的松25毫克,1年后小梁骨骨量减少3.5%”,可见我们在疼痛治疗时所用的那一点点激素是微不足到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在疼痛治疗中就可以随便使用激素,要做到既不害怕用激素,又要充分认识激素的药理和副作用,合理应用,防患于未然。另外一般“封闭”注射药物一般只含麻药,而“局部阻滞”使用一些对病变组织有直接治疗作用的药物,如维生素B12;

3、技术操作难易和疗效高低不同: “封闭”只是把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的近端或附近就达到目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一般只要会打针,就能执行“封闭”的技术操作。而“神经阻滞疗法”是必须经过长时间专业培训的高年资疼痛医师才能正确实施的技术操作,因此,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找准病变部位精确位置,心须要把治疗药物准确地注射到病变组织内或其周围,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所以同样做一项治疗,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治疗疗效相差甚远。

4、对诊断的要求不同:“封闭”疗法是根据疼痛封闭以阻断疼痛弧的持续,注射前诊断不一定明确,注射部位也不一定是病灶,因此诊断不明确也可以进行,往往疼痛减轻了但病灶可仍有发展。而施行“神经阻滞疗法”疗法前,必须明确诊断,了解病灶所在,药物必须注射到病灶处。

5、适用范围不同:和“封闭”相比,神经阻滞适用范围更广,不但在临床上可用来镇痛、治疗,还能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预防疾病。并且技术操作难度更大、操作更复杂、要求更精确,适用于各种痛症、非痛性疾病(如痉挛、麻痹等)。

由此可见,两者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神经阻滞疗法”是集中药力优势,打歼灭战和快速战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种收效快、费用低、疗效高、病人到医院次数少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的最基本的手段,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切身的痛苦。

王飞
王飞 副主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