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经验总结

膝关节500例总结!不同部位疼痛的肌筋膜诊疗思路

发表者:黑光 人已读

膝关节疼痛是骨科与疼痛科门诊就诊人数较多的一类疾病,其疼痛部位复杂多变,多数患者在常规X线或MRI检查后,将其列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主要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腔注入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药物、腓骨截骨术和膝关节镜手术等为主,部分患者疗效可,但仍有多数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不佳。

最新ACR指南中,将功能锻炼与自我管理列为骨性膝关节炎治疗Ⅰ级推荐等级,但具体应该怎样做到膝关节功能锻炼,却说法不一,笔者认为,膝关节功能锻炼其根本是将与膝关节活动相关的肌肉、筋膜与软骨等组织充分激活,恢复其原有功能及活性,解除炎症与粘连,从而缓解疼痛与活动受限等症状,重塑解剖学力线,减慢关节退变速度。

因此按照肌筋膜学说,不应笼统的将膝关节疼痛全部归结于骨性关节炎,可根据患者疼痛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筋膜松解治疗以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我科以此学说为基础,将膝关节划分为1.内下侧.2.外侧.3.内上侧.4.外上侧.5后内侧.6.后外侧六大部分(以下将详细介绍6大部分筋膜治疗点、治疗线),以银质针疗法治愈超过50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免于膝关节置换手术,疗效较佳,如未开展银质针技术的科室或个人,可使用针刀、针灸、阻滞等方法替代,虽效果略有欠缺,但仍可拓宽原有治疗思路,现总结如下。

1.膝关节内下方疼痛。(此部位为膝关节炎及鹅足滑囊炎常见痛点)

膝关节内下方.jpg


查体时需按大腿内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压痛点:胫骨内侧髁、内侧副韧带、收肌结节(血海穴)、内收肌耻骨附着处、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内下方疼痛诊疗思路.jpg

收肌结节痛点.jpg

内收肌耻骨附着处痛点.jpg

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痛点.jpg

2.膝关节外侧疼痛。(此部位是年轻患者常见疼痛部位)

膝关节外侧.jpg

检查时需按大腿外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压痛点:胫骨外侧髁髂胫束附着处、外侧副韧带、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腰方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外侧疼痛思路.jpg

胫骨外侧髁痛点.jpg

阔筋膜张肌痛点.jpg

臀中肌、臀小肌.jpg

腰方肌髂后上棘附着处.jpg

3.膝关节内上方疼痛。

膝关节内上方.jpg

此部位疼痛时需按大腿前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压痛点: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膑腱移行处、缝匠肌髂前上棘附着处、髂腰肌小转子附着处、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内上方疼痛思路.jpg

股内侧肌髌腱移行处痛点.png

缝匠肌髂前上棘附着处痛点.png

髂腰肌髂后上棘痛点.jpg

4.膝关节外上方疼痛。

膝关节外上方.jpg

此部位疼痛时需按大腿前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压痛点:股四头肌股外侧肌膑腱移行处、股直肌髂前上棘附着处、阔筋膜张肌附着处、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上内、外侧疼痛思路.jpg

股外侧肌髌腱移行处痛点.png

股直肌髂前下棘附着处.jpg

阔筋膜张肌痛点.jpg

髂腰肌髂后上棘痛点.jpg

5.膝关节后内侧疼痛。(此部位为老年患者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痛点)

膝关节后内侧疼痛.jpg

查体时需按大腿后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痛点:腘肌胫骨附着处、腓肠肌内侧头股骨附着处、髂腰肌小转子附着处、骶结节韧带骶骨外侧缘附着处、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后内、外侧疼痛思路.jpg

腘肌胫骨附着处.jpg

腓肠肌内侧头附着处.jpg

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痛点.jpg

6.膝关节后外侧疼痛。(此部位是腰臀部疼痛患者常见疼痛部位)

膝关节后外侧疼痛.jpg

查体时需按大腿后侧力线仔细检查下列痛点:腓肠肌外侧头股骨附着处、臀中肌、骶结节韧带骶骨外侧附着处、髂腰肌髂后上棘附着处。根据压痛点,可给予银质针、针刀、阻滞或针灸针刺治疗。

膝关节后内、外侧疼痛思路.jpg

腓肠肌外侧头附着处痛点.jpg

臀中肌、臀小肌.jpg

骶结节韧带骶骨外侧缘附着处.jpg

髂腰肌髂后上棘痛点.jpg

总结:按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对于髂后部肌群和髂翼外三肌银质针治疗的思路,将膝关节疼痛细分化,对于不同部位的膝关节疼痛按照软组织筋膜理论查找相关激痛点,对于激痛点做银质针、针刀、针灸、阻滞等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再次感谢您的关注,觉得此文章有帮助的同道,欢迎分享。

本文系黑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黑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