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重庆女子患病肢体每分钟震颤达300次 启动按钮神奇一幕发

发表者:谢宗义 人已读

转自: 大渝健康腾讯大渝网 2018-01-12 10:41

http://cq.qq.com/a/20180112/013059.htm

12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部病房,由神经内科陈莉芬教授、神经外科谢宗义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团队轻轻按下按钮, 开启这枚安装在谭阿姨体内的脑起搏器,13年的肢体震颤立即消失,手脚也变灵活了,行走正常,步态稳健,如正常人一般。

谢宗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多在60岁以后发病,患病率为1.7-1.8%,主要以静止时肢体不自主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发病原因仍不清楚。63岁的谭阿姨就是这样一名被帕金森病折磨13年的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肢体不自主震颤、肌肉僵硬、行动迟缓,还有睡眠困难、焦虑。她服药多年,但疗效很差,最多能维持2个小时。

11月中旬,谭阿姨慕名到重医附二院住院,神经内科陈莉芬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团队对她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评估、美多芭冲击试验,以及联合会诊后,认为患者病情属于帕金森病中晚期,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差,需要做脑起搏器手术,才能改善患者症状。如果再拖延,病人将错过做手术的最佳时机。

11月20日,神经外科副主任谢宗义教授团队,经过6小时为谭女士成功地实施脑起搏器手术。12月20日,即术后1月,附二院帕金森病团队为谭女士开启脑起搏器,于是出现文中开头的一幕。

专家解读:帕金森病治疗为何强调尽早治疗?

尽管帕金森病进展缓慢,但是一旦有症状,应尽早就医,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对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和今后整个治疗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药物治疗的前5年,病人症状改善明显,甚至可以达到以前健康时的状态。但是,通常在药物治疗5年以后,药物疗效将逐渐变差,并出现症状恶化的表现,如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表明疾病已缓慢进展至中期。

谢宗义副主任介绍,在疾病中晚期,由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情较前明显加重,此时单靠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完全改善病人症状,而应该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即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术后再配合药物和康复运动。否则,随着病情不断进展,病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跌倒、卧床不起、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危及生命。

脑起搏器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可以做双侧,是可逆的,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参数调节,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目前,脑起搏器手术已成为中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技术,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国际公认。

脑起搏器手术的最佳时机

1. 帕金森病5年以上;

2. 服用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效果,但近期出现疗效下降,增加剂量后效果不佳或出现症状恶化的表现,如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等;

3. 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4. 病情分期在2.5-4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