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浅谈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和治疗

发表者:陈朝晖 人已读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即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变范围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即无明显诱发因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弹性降低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诱发因素为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受伤受凉、静脉炎史、女性怀孕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由于瓣膜功能不全导致下肢静脉血返流,下肢静脉压增高,因浅静脉位于皮下浅层,周围缺少肌肉及结缔组织保护,静脉高压日久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发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不适,随着浅静脉曲张的逐渐加重,多有下肢酸胀沉重的感觉,病程较长者可出现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并发浅静脉炎可出现疼痛。

早期轻中度的下肢静脉曲张,经过合理地改变生活习惯以及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发展,这段时间可长达30年以上。采取的措施有减少长期站立和长期的坐姿,平卧或坐下时可以将下肢适当抬高,适当进行行走性锻炼,以增加小腿肌肉泵的作用;站立或久坐时穿戴医用减压袜,以帮助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患肢受伤受凉,同时可适当使用促进静脉回流药物。只有重度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出现了相应并发症者,才考虑手术治疗,如经过长期发展大腿内侧有静脉团块严重迂曲;长年静脉曲张,导致长时间走路后下肢有酸胀或沉重感,影响生活质量;静脉曲张团块经常出血,且不易止血、愈合;静脉曲张引起下肢皮肤性状改变,比如湿疹、淤积性皮炎、溃疡等,经积极保守治疗,仍无效。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1传统的高位结扎联合大、小隐静脉主干剥脱,曲张静脉团剥除及交通支结扎术 2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电凝,曲张静脉团剥除,交通支结扎术3高位结扎,主干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4透光直视旋切联合激光或射频消融术。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十全十美地治疗静脉曲张,任何一种手术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静脉曲张的病人同时合并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除浅静脉曲张外常合并有下肢水肿的表现,这时不适合行单纯浅静脉曲张手术,同时需进行深静脉瓣膜修复的处理。

本文是陈朝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