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马坤 人已读
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的报道最早见于1969年,但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肾动脉栓塞才广泛用于肾癌,尤其晚期肾癌的治疗。我国采用无水酒精——碘化油乳液经导管内栓塞治疗肾癌,无水酒精作用于靶器官可达毛细血管水平,引起组织蛋白凝固,血管内皮破坏,血细胞淤滞于小血管内,导致永久性栓塞,不易形成侧支循环。碘化油与无水酒精联合应用具有相互强化的作用:前者可以延缓后者对靶器官的作用时间,而后者能够延缓前者在病灶内的清除,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经X线跟踪,有利于监控栓塞过程及随访观察。栓塞后表现为症状减轻,肿瘤血供中断、体积缩小、血尿消失,疼痛缓解,对大部分病人(尤其是肿瘤较小者)可导致肿瘤完全性坏死,疗效肯定。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对肿瘤进行局部灭活,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有望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晚期肾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国外,某些医院对富血供肾癌术前栓塞已经成为常规,它可通过肾动脉栓塞使富血供肿瘤缺血坏死。而肾脏血供为一末端循环,不会导致邻近器官缺血坏死。其适应证为:对不能或不愿手术切降者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术切除前作为术前准备,通过阻断肾动脉血供,以减少术中出血,并使肾肿瘤缩小,有助于手术切降,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
本文是马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