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书辉
赵书辉 副主任医师
武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

我院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2900人已读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历史

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

§ 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腿痛

§ 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

§ 2000年,南方医院何晓峰将该技术引入国内,至2004年6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0多例,有效率75.9%

§ 理化性质

§ O3是一种淡蓝色有浓烈特殊臭味的气体,极不稳定,在空气和人体组织中易分解为O2+ O-。与氧气相比,臭氧具有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等特点,常温下半衰期约20min。由于O-原子非常活跃,因而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该作用在瞬间完成,无长期残留。

原理

§ 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髓核内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多糖带有负电荷,可吸引正电荷至髓核基质内,即具有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髓核基质内离子的分布,使髓核基质产生高渗透压,是髓核含水量高达85%的主要原因

§ O 3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髓核体积缩小。因此,有人将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溶核术

§ 抗炎作用: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 镇痛作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神经根,刺激椎间小关节突、邻近韧带和椎间盘表面存在的神经末梢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梅A2等)产生疼痛

§ O3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捎,并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O3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

§ 适应症

§ 1、椎间盘突出症。

§ 2、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

§ 3、软组织痛:各种软组织痛,如:肩周炎、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

§ 4、关节炎:注射臭氧可以治疗各种风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的骶髂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腔的无菌性炎症。

§ 5、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对于肋间神经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局麻、射频后注射臭氧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禁忌症

§ 1、臭氧过敏

§ 2、穿刺部位感染

§ 3、体温升高。

§ 4、严重心理障碍

§ 5、月经期、哺乳期患者。

§ 6、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致脊髓水肿变性者。

§ 7、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

§ 8、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综合征者

操作

§ 腰椎间盘穿刺

  • 臭氧浓度:30~40μg/ml。
  • 容积:腰椎盘内注射6~10ml;退针至盘外,
  • 注射2%利多卡因2ml,观察15min,无腰麻征象后于椎
  • 间管外口或椎管内注射10ml

体会

  • 臭氧注射是治疗多种慢性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确保进针到达病变组织——靶点注射
  • 发挥多种技术的优势——综合治疗

各种治疗技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一种方法不可能治疗各种疼痛疾患,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特点,一个病例也可能有多种病变或一种病变的多种类型。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病种、类型和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技术和最佳的技术组合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FBSS患者,术后卧床1天,下床后活动应循序渐进,注意应用颈领或腰围保护。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颈椎或腰椎剧烈运动;术后2~3个月,逐渐锻炼颈、腰部肌肉,逐渐增加脊柱的活动度;3个月后,达臭氧治疗最佳恢复状态,疗效优、 良者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疗效欠佳者回医院复查

  • 臭氧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可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感染、出血、头痛头晕、腹胀、硬膜囊损伤、肢体无力及肌萎缩等。
  • 迄今为止,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报道,严格掌握适应证、控制禁忌症、谨慎操作、加强术后监护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赵书辉
赵书辉 副主任医师
武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