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发表者:雷平冲 人已读
慢淋的临床分期及预后(预期疗效和预计生存时间)
慢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7~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明显不同。临床上估计预后最早、最广泛使用Rai和Binet分期系统,下表介绍了这两种分期方法及对应的生存期。
表1:慢淋的Binet临床分期及相应的预期生存时间
Binet分期 |
分期标准 |
中位生存期(年) |
BinetA |
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受累淋巴结<3个淋巴引流区域 |
>10 |
BinetB |
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受累淋巴结≥3个淋巴引流区域 |
7 |
BinetC |
血红蛋白<100g/L和/或血小板<100×109/L |
5 |
说明:共评估的5个淋巴区域包括:颈、腋下、腹股沟(单侧或双侧均计为1个区域)、肝和脾
表2:慢淋的Rai临床分期及相应的预期生存时间
Rai分期 |
危险分层 |
分期标准 |
中位生存期(年) |
Rai0 |
低危 |
ALC>15×109/L |
10 |
RaiI |
中危 |
ALC>15×109/L、合并有淋巴结肿大 |
7~9 |
RaiII |
中危 |
ALC>15×109/L、合并肝和(或)脾肿大、可有淋巴结肿大 |
7~9 |
RaiIII |
高危 |
ALC>15×109/L+血红蛋白<110g/L,可有淋巴结、肝、脾肿大 |
1.5~5 |
RaiIV |
高危 |
ALC>15×109/L+血小板<100×109/L、可有淋巴结、肝、脾肿大 |
1.5~5 |
说明:ALC: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上述分期指标比较粗糙,现在新出现的一些检测指标对指导慢淋的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治疗意义。临床研究最多的预后指标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可变区(IGHV)突变状态、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的染色体异常、CD38及ZAP-70。染色体异常具有特别重要的预后价值,且可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del(17p)的患者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仅2~3年;del(11q)是另一个预后差的标志,但化学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
本文是雷平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