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发表者:方兆山 人已读
1.肝血管瘤概述
2.肝血管瘤手术治疗方法
3.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术适应症&禁忌症
4.经B超引导下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技术要点
5.肝血管瘤微波消融并发症
6.肝血管瘤微波消融原理及优势(具体描述如下)
1.肝血管瘤概述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肝脏良性肿瘤疾病,发病率为5%~7%,占全部良性肝肿瘤的73%。依肿瘤直径大小,肝血管瘤可分为三级。直径<4cm者称小血管瘤,5~10 cm者为大血管瘤,>10cm者称为巨大血管瘤。
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加强,常规体检不断普及,此种疾病检出率日益提高,大多数肝血管瘤体积较小且无症状,少数患者症状可表现为上腹胀闷、进食后饱胀、嗳气等,一般无须治疗,临床上多建议定期复查。
但对于生长增大迅速、体积较大的肝血管瘤或出现诸如贫血、出血、黄疸、血小板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并发症,以及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恶性者,则需要进行治疗干预。
2.肝血管瘤手术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除(血管瘤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经皮肝动脉介入栓塞(TACE)、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类固醇治疗等,以及微波消融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如经皮微波消融+肝血管瘤动脉平阳霉素碘油栓塞)等。
外科切除是目前肝血管瘤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剔除、血管瘤结扎、肝段切除甚至进行肝脏移植等。但手术切除相对风险高、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患者普遍心理压力大。尤其对肿瘤直径较大、位置复杂以及多发性病灶难以下手,手术指征目前尚有争议。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微波消融术是肝胆外科一种常见微创技术。
3.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术适应症&禁忌症
随着微波消融技术的发展和医生向新领域的不断开拓,目前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症逐渐变宽。即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术适应症主要有:
(1)肝血管瘤瘤体直径>5cm,伴有肝血管瘤所致的临床症状;
(2)有症状的单、多发肝血管瘤,直径<10cm;
(3)在随访过程中,生长速度较快的肝血管瘤;
(4)对肝血管瘤有严重心理障碍;
(5)瘤体迅速增大,诊断不明确者,尤其不能排除恶性肿瘤;
(6)出现继发于肝血管瘤的并发症,如血管瘤破裂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7)长期从事剧烈活动容易导致血管瘤破裂;
(8)手术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的肝血管瘤。
(9)肝血管瘤位于肝脏边缘,可能易于引起破裂的;
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术禁忌症有:(1)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有创操作者;(2)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3)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解剖关系不清。
4.经B超引导下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技术要点
通常采用气管内全麻醉下手术,麻醉起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1-2个微波穿刺电极(天线)在B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根据肝血管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消融面积,合理布针,并选择合适的消融功率和时间,通常输出功率60~90 W,作用时间5~10min。通过B超监测进行调整消融针深度及位置、消融次数,直到瘤体完全塌陷、碳化。通过多电极、多位点、多平面叠加消融,可望达到完全覆盖消融。
另外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方法还有:(1)腹腔镜下微波治疗;(2)开腹微波术;(3)微波消融联合介入治疗。
5.肝血管瘤微波消融并发症
较常见并发症的有:皮肤灼伤、腹腔出血、肝脓肿形成、气胸等。而急性少尿型肾功能不全较少见但需关注。因此,术中及术后用碳酸氢钠静滴以碱化尿液,有利于减少急性少尿型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6.肝血管瘤微波消融原理及优势
微波消融是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有效的微创方法。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原理是利用微波电极间高频电磁场引入肝血管瘤体内,引起瘤体内电介质的分子、离子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是电极中心部温度可达60℃~100℃,临近部位可达45℃,即通过微波产生高热使瘤体组织蛋白质迅速发生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组织的不可逆性坏死。
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创伤性小等优点。随着微波消融设备的更新完善、经验的逐渐积累和治疗方案选择的个体化,微波消融有望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肝血管瘤的血供特点选择微创联合的治疗方法能够相互补充单一治疗的不足,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肝血管瘤栓塞与微波消融联合治疗能互补不足,达到微创治疗的效果,可望提高特殊部位或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效果。
总之,肝脏血管瘤微波消融既有外科切除术的彻底性,又有相对微创性,同时微波消融操作简单、微创、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因而,非常有潜力成为肝脏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是方兆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