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能用哪些降糖药物?
随着肥胖儿童的逐年增多,青少年2型糖尿病越来越常见,患病率已经大幅度增加,似乎有赶超1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趋势。青少年2型糖尿病血糖难控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疾病的发展规律与成人2型糖尿病显著不同,血糖获得理想控制的比例较低,甚至低于l型糖尿病患者。
一、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的原因有哪些?
①可使用的降糖药物较少: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仅有二甲双胍和胰岛素,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仅能使不到一半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其它种类的口服降糖药均未被批准用于治疗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②胰岛细胞功能下降过快;
③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大多较肥胖,往往都有不良饮食习惯并且少运动,这既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血糖较难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能用哪些药?
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适当控制热卡摄入量、增加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和胰岛素)。
(一)口服降糖药物:
唯一批准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是二甲双胍,FDA仅批准二甲双胍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患者。
然而单用二甲双胍并不能使多数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需要配合体育活动或适当的饮食控制,如果仍不达标,应该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以防止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其它口服降糖药是否能用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明确。
(二)胰岛素
1.门冬胰岛素:是唯一被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2.赖脯胰岛素:建议使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上的患者。
3.地特胰岛素:在国内被批准用于6岁以上患者。
4.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针在国内被批准用于10岁以上患者。由于比例固定、不便于调整剂量而较少用于儿科。
5.甘精胰岛素:可用于6岁以上患者。本品对于儿童和青少年(6-18岁)的安全性与成人相似,6岁以下儿童使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
6.德谷胰岛素:可用于18岁以上患者。
之前国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Diabetes,ISPAD)指南曾评论过胰岛素类似物与癌症之间的潜在联系;Diabetologia杂志上曾系列发表四篇引起高度争议的文章,指出甘精胰岛素的这种可能性。2013年5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Agency,EMA)发表声明,指出甘精胰岛素没有显示出增加癌症的风险。EMA还指出目前还没有已知的甘精胰岛素致癌的可能机制,实验室也没有证实甘精胰岛素会引起癌症。因此,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儿科患者并无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担心。
三、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一样的,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如果能做到尽量少发生低血糖,最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是HbAlc≤7.0%,空腹血糖≤7.0mmol/L。
简单来说,餐前血糖控制在4~7mmol/L,餐后2h血糖在5~10mmol/L,婴幼儿可放宽至4~12mmol/L为宜。HbA1c<7.5%,为血糖控制良好,7.5%~9.0%为血糖控制欠佳,>9.0%为血糖控制差,易于出现微血管、大血管等长期并发症。
四、小结
由于2型糖尿病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较大且疗效不甚理想,应该尽可能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肥胖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预防儿童肥胖是防止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根本方法,避免或改变高热量和高脂肪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青少年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此外,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青少年个体,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血糖升高并及时治疗,可每两年检测一次血糖。
本文是罗露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