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爱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智力障碍的评定方法

发表者:易爱文 人已读

智力障碍诊断主要依靠智力测试和适应行为评定的结果进行判定。智力测验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主要测验言语和推论能力,能最大限度了解儿童智力潜在能力。智力测验分为婴幼儿时期使用的发育测验和大年龄阶段使用的智力测验两类。按精确程度智力测验量表分为筛查法和诊断法两种。

筛查量表:①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w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DDST),适用于0~6岁的儿童,此量表在我国标准化后,称为小儿智能发育筛查法。此量表的结果判断为正常(DQ>90)、可疑(DQ=89~68)、异常(DQ<68),可疑和异常要进行诊断量表测验。丹佛发育筛查问卷适合社区儿童发育监测。②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pocabulary test,PPVT),此方法可测定小儿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诊断量表:①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适合于小于3岁儿童。它包括5个领域,即适应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及个人社会行为等。②4~6.5岁可采用韦氏学前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rligence,WPPSI)。③6~16岁儿童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r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简称WISC),它包括理解、算数、背数、类同、填图、词汇、常识、数字广度、图片、拼图和积木,较好地反映了智力的整体水平和各个侧面,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儿童的智力高低。

适应行为评定: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涉及大量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常常通过对经常接触儿童的人进行访问、调查,能较客观地反映儿童适应行为的现有水平。我国常用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有两种: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用于6个月~14岁;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用于3~12岁。其内容为:独立功能因子(包括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4个分量表)、认知功能因子(包括语言发展和时空定向2个分量表)和社会/自制因子(包括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2个分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其评定内容主要包括(进食、修饰、洗澡、穿脱衣物、括约肌控制)、运动(床上运动,转移、坐、站、步行、上下楼梯)及家务、阅读和使用交通工具等方面。

本文是易爱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