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宣教资料

长期发热儿童的宣教资料

发表者:谢颖 人已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过敏免疫风湿病

发热是指人的体温因为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小儿体温略有个体差异,一日之间的体温可有波动,一般在傍晚时体温较晨间高,也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正常体温范围是:肛温为36.5-37.5℃,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一般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可认为发热。肛温在37.8-38.5℃称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1.5℃为过高热。

短期发热多数为感染性疾病所致。而发热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其病因非常复杂,常常需要医生通过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才能最后做出病因诊断。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甚至更长,期间需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很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尚未明确之前,我们将这类引起长期发热的疾病统称为“发热查因”。

初 次 就 诊

专科门诊诊疗后根据发热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通常长时间发热的患儿,在门诊初次就诊需要进行血(血常规、CRP、血沉)、尿检查以胸片,检查花费大约150元。为进一步了解及评估全身情况,有可能需要加查咽试子病原学、咽试子培养、血清病原抗体、B超等检查,相关检查费用由接诊的专科医师向家长说明。如果存在长期高热伴随局部感染症状明显或者存在并发症(如精神倦、咳嗽、气促、腹泻、腹痛、呕吐、抽搐、关节疼痛等),需要收入院治疗。

入 院

1、入院时情况有高热、精神萎靡、明显失水、抽搐等情况的患儿,需尽快安排病床,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急抽血,急做腹部B超、胸腹平片、大、小便常规等,有可能用到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品。另外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入院时体温稳定,一般情况好的患儿,请耐心等待护士安排床位,入院后护士交代住院的注意事项(包括用电安全、防盗、防火、禁止吸烟等)。入床位后医师将询问病史,并解释需要做的相关检查及治疗,入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血清铁蛋白;肝肾心功能、血培养、TB抗体、各种病毒抗体和病毒检测及寄生虫检查;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自身抗体检测;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泌尿系、腹膜后)、心脏彩超等;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中段尿培养及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检查和各种相关受累器官的病理检查(如淋巴结活检)、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CT、PET等。相关检查费用大约3500-4500元,其中血常规、CRP、血沉、肝肾功能,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胸片为需要定期复查项目,若其他检查结果有异常,治疗后也需复查。入院期间需要签署一次性物品同意书、检查知情同意书及72小时病情谈话记录等知情同意书。

3、部分检查结果于抽血当天下午4点后可出结果,部分检查结果需3-7天出结果,医师查房时解释相应检查结果。

4、住院期间病人应反复测量体温,多饮水,尽量控制体温在37.5℃以下,观察患儿其他伴随症状变化,注意口腔、尿道等清洁卫生,饮食清淡,避免继发感染。在疾病的急性期,最好能够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5、有明确感染依据的情况下,根据经验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无明确感染依据的情况下,给予积极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的专科治疗。

6、患儿经住院观察后病情稳定、体温降至正常3天或3天以上。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或好转后,可予办理出院。

7、出院注意事项

(1)出院时管床医师会具体交待药物用法,何时及如何减量,何时需返院复诊。

(2)出院后尽量避免到公众场所,注意日常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3)请按时返院在专科门诊复诊,请勿自行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复。

常 见 问 题

1.宝宝发烧父母能做些什么?

答: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2.退烧是否必要?

答:多数医生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家长应该在医师的建议下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3.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答:儿科专家提醒家长,退烧药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则的,何时用、怎样用,应有正确观念。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对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泰诺林滴剂等退烧效果较好。栓剂用来塞肛门,由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 另外,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地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还有,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以加强退烧的效果。许多父母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烧剂给幼儿服用,不但没退烧,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此外,大部分的退热药对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病人要慎用,最好是在医师的建议下,规范有效地选用退烧药。

4.退热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答: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5.是否发热均需要使用抗生素?

答:儿童发烧使用抗生素要谨重,并非所有发热均是细菌感染引起,一般来说,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体温,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非常慎重。医生在处方抗生素前,应尽可能获得感染病因的准确临床及实验室证据,如血常规、CRP、咽试子培养、血培养等,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儿童除了有发热外,还伴随感染部位发红,肿胀,疼痛,脓液等,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6.发热期饮食注意什么 ?

答:发烧期间,消化系统受障碍,胃肠道的蠕动因而减慢,孩子通常没有食欲,若强迫孩子进食,反而引致倒胃、呕吐及腹泻等。 发高烧的孩子,必须以出汗的形式去蒸发热能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孩子,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发热期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以下的饮食,对高烧的孩子较为适合: 牛奶米汤、代乳粉、小米粥、新鲜果汁、绿豆汤等。

7.发烧会不会“烧坏脑”?

答: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人们对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如果持续高热,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比较高,应特别警惕。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是41.6℃,超过这一极限,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

8.为什么会假冷真热?

答:孩子可能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再加上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结果高热更会导致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类中暑”现象。因此,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并不少,就应想到可能是发热的一种假象,这时可以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

9.为什么医生不能很快明确告诉我孩子的病因?

答:“发热查因”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病因非常复杂,观察病情变化,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都需要时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甚至更长。

10.其他医院的病历资料需要给医生参考吗?

答:其他医院的病历资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判断病情非常有帮助。包括当时体格检查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情况,请整理好主动提供给主诊医生。

11. 是否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发热情况?

答:可以,详细记录每天发热的时间、体温测量值、用药后体温下降的情况,对医生判断发热规律,分析病情有很大帮助。记录下伴随症状等比如皮疹,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出现和消退的规律,可以拍成照片给医生参考。

本文是谢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