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1)————皮肤清洁剂
维护皮肤清洁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但何为正确的皮肤清洁方式尚无公认的规范可循。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制定本指南。
一、皮肤污垢
皮肤污垢是指附着在皮肤表面的垢着物,能影响毛孔通畅,妨碍皮肤和黏膜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1. 生理性污垢:由人体产生、分泌或排泄的代谢产物,包括老化脱落的细胞、皮脂、汗液、黏膜和腔道的排泄物。
2. 病理性污垢:皮肤病患者的鳞屑、脓液、痂等;高热增加的汗液;腹泻、呕吐等排泄物。
3. 外源性污垢:包括微生物、环境污物、各类化妆品和外用药物的残留。
以颗粒状物沉积在皮肤表面的尘土、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通过清水可以除掉。成膜状粘贴于皮肤的油脂、脓液或污垢中的分子以静电引力或分子间的化学结合力与皮肤紧密结合,则需要使用清洁剂才能清除。
二、皮肤清洁剂
利用清洁剂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多种作用使污垢脱离皮肤进入水中,经充分的乳化增溶后,稳定分散于水中,再经清水反复漂洗而去除。市场上也有少数免洗的产品如清洁巾。无论何种方式,优质清洁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外观悦目,无不良气味,结构细致,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使用时能软化皮肤,涂布均匀,无拖滞感;②能迅速除去皮肤表面的各种污垢;③洗浴后能保持或接近正常皮肤pH值,对皮肤屏障损伤少,对局部菌群影响小;④用后皮肤不干燥,保持皮肤光泽润滑。
(一)皮肤清洁剂种类:
按其化学性质主要分为皂类清洁剂和合成型清洁剂。
1. 皂类清洁剂:通过形成皂盐乳化皮肤表面污物而发挥清洁作用。由于皂盐成分为碱性,去污力强,皮脂膜容易被清除,增高皮肤pH值,使皮肤的耐受性降低,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添加了保湿成分的改良皂类或含甘油的手工皂性质温和,对皮肤的刺激较低。
2. 合成型清洁剂: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加上保湿剂、黏合剂、防腐剂等人工合成的清洁剂。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特性,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非离子及硅酮等种类。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清洁作用强,但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较大。合成型清洁剂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包裹等作用清洁皮肤;配方中添加的保湿剂及润肤剂具有保湿、润肤、降低皮肤敏感性等作用,减轻由表面活性剂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与皂类清洁剂相比,合成型清洁剂性质温和,刺激性明显减小。
(二)皮肤各部位常用的清洁产品
1. 洗发产品:
香波是主要的洗发产品,由起主要清洁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与调理剂、润滑剂、增稠剂、去屑止痒剂、营养剂和微量香精复配而成。头发表层由完整的毛鳞片和自然分泌的油脂构成保护膜。香波洗涤、烫染、阳光都会破坏这层天然保护膜,导致头发干枯,失去弹性和柔软性,需要对头发经常性护理。护发素是最常用的产品,其他还包括发油、发蜡、发乳、发霜、发膏、焗油膏等。
2. 洁面产品:
①洗面奶:包括洁面膏、洁面乳、洁面露、洁面啫喱等;②卸妆产品:卸妆水和卸妆乳用于卸去淡妆,卸妆油用于油彩浓妆。卸妆后有时还需用洗面奶将卸妆油清除;③磨砂膏或去角质膏:磨砂膏是含有均匀细微颗粒的洁肤产品,通过在皮肤上的物理摩擦作用去除老化的角质细胞碎屑。去角质膏或啫喱是利用产品涂搽过程中析出粘性胶裹挟老化角质剥脱,促使细胞更新换代,皮肤显得光亮柔嫩。但过频使用会导致皮肤敏感、真皮血管扩张等。建议油性或老化皮肤2 ~ 4周使用1次,磨砂膏和去角质膏不要同时使用。
3. 沐浴产品:
包括沐浴液、浴皂、浴盐、身体磨砂膏等。根据个人喜好选用。沐浴液、沐浴啫喱性质更温和,适合中、干性皮肤;浴皂、浴盐更适合偏油性的皮肤。
4. 其他皮肤清洁剂:
针对婴幼儿皮肤、毛发和会阴部的清洁剂,性质更加温和,安全性更高。洗手液、口腔清洁用品等不在此赘述。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