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发表者:宋曙霞 人已读
盆底肌犹如一张“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都被这张网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及行使其功能。
产后妈妈更要加倍重视盆底肌康复,经历了十月怀胎的女性,随着胎儿增大和子宫重量增加,长期压迫盆底部,就像把重物长时间放到橡皮筋上一样,等把重物移开了,橡皮筋仍难以恢复到之前的弹性状态,所以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使盆底肌肉这张“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其他女性有多产史、不良生育史、家族史、偏胖或偏瘦、女性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也会导致盆底肌肌肉松弛,使盆底肌肉这张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女性盆底肌力低下主要表现在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下降、小腹坠胀、夜尿多、尿频、腹压增大(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有尿液不自主漏出、便秘等。
即使个别妇女产后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步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或反复阴道炎等疾病及性生活质量差。如果不到了症状明显时再治疗,则会增加一定的治疗难度及影响疗效。因此建议产后妈妈把盆底肌康复作为常规的治疗。
什么是盆底肌?是骨盆底部肌肉群的总称,由肌肉和韧带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载和支持盆腔内的器官。盆底肌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盆腔器官正常的解剖位置参与尿控、参与便控、维持阴道紧缩度、维持正常的性功能等。40- 50% 30岁以上妇女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
盆底康复治疗时机:产妇:1.产后42天开始。每周2次,两次治疗间隔48小时,一疗程10-15次越早开始治疗越好,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2.非产妇:≥30岁的妇女或已出现盆底肌受损症状者,应尽早治疗。每周2-3次,两次之间间隔48小时,一疗程15次。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低频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器训练、盆底康复操训练。电刺激治疗作用:唤醒本体感受器、肌肉被动锻炼、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生物反馈疗法作用:借助仪器:将患者某些生理功能加以描记;
同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息;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整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它躯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本文是宋曙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