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梁昌详 人已读
大部分正常人都会有腰背部疼痛的经历。原因主要包括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先天性隐裂等。腰椎支撑人体上半身并兼顾活动性,如果腰椎稳定性不好,就会出现慢性腰痛表现。而腰椎稳定性由两方面结构决定,包括骨性结构和肌肉结构。骨性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退变,不为人的意志改变,而通过积极锻炼腰背部肌肉,增强腰肌和腹肌,能极大提高腰椎的稳定性,而这是我们大多数人能掌控的。
因此,强烈建议所有人都要长期规律的进行腰背肌和腹肌锻炼
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由于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带腰围治疗的病人,腰部不活动,不受力,长此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因此,应当加强腰背肌的锻炼。
一、飞燕式或飞燕点水
1、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
2、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
3、持续10~1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该动作也可以进行改良,比如1.将双踝或者小腿固定,用力抬头抬胸,使头胸离开床面;2.双手可以放背后,也可以抱头或者向前伸;3.坚持的时间可以缩短为5秒,然后一组做20-30个,休息数分钟后做下一组,连做3-5组。
该动作锻炼强度大,缺点是不好掌握,对力量要求高,且对腹部压迫,有一定不适感。(梁医生自己一般不采用这个动作)
二、五点支撑法
1、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
2、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
三、三点支撑法
如下图,将双手平放,利用双脚和肩部支撑,将臀部抬至最高,停顿5-10秒后放下,每组30-50次,根据自己能力,做1-3组每天。
该动作是梁医生最推荐的动作,梁医生自己也经常采用这个动作锻炼。其优点是动作简单,安全,舒适。地上铺上瑜伽垫就可以做。
注意事项:
1、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小燕飞”可能比较费力,可以采用“三点支撑”的方法锻炼。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
2、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3、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腰肌而扭了腰。
4、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5、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锻炼或在医生指导下行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