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田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中医内科学

厥证

发表者:徐庆田 人已读

1、概述: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重症者可表现为昏厥时间较长,甚至死亡。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多种原因所致的晕厥。

2、病因病机:厥证的病因多由于情志内伤(恼怒致厥为多)、饮食劳倦(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亡血失津、痰饮内伏等所致,其病位在心肝,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厥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有气盛有余、气血上逆、或夹痰浊壅滞于上,以致清窍闭塞;虚证有气虚不足、清阳不升、或大量出血、气随血脱,以致神明失养。厥证的病理演变过程如下: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决,致一厥不复之死证;同时各种证候之间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证。

3、诊断依据

⑴发病情况:发病前有明显的情志变动、精神刺激的因素,或有大失血病史,或有暴饮暴食史,或有素体痰盛宿疾。

⑵先兆症状:多有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⑶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呈一时性,移时苏醒,发病时常伴有恶心、汗出,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4、辨证论治:

厥证的辨证应首辨虚实,实证见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见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次分气血,气厥实证见突然昏厥、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而弦;血厥实者见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或鼻衄、舌质暗红、脉弦有力。厥证的治疗原则发作时应回厥醒神,其中实证者应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虚证者应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缓解期应调理气血、按病情辨证治疗。具体证型分证论治如下:

⑴气厥实证:情志异常,精神刺激引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为情志过激、气机上逆、阻闭清窍所致,治疗宜开窍顺气解郁,方药选用通关散加减:细辛、猪牙皂角等;或五磨饮子加减:槟榔、沉香、乌药、木香、枳壳等。

⑵气厥虚证: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恐惧、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发作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微;为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所致,治疗宜补气回阳醒神,治疗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同时方药可选用四味回阳饮加减:人参、附子、炮姜、甘草等。

⑶血厥实证: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暗红,脉弦有力;为怒而气上、气血上逆、清窍壅塞所致,治疗宜开窍活血、顺气降逆,治疗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方药选用通瘀煎加减:当归、红花、山楂、乌药、青皮、香附、泽泻等。

⑷血厥虚证:因失血过多而发,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为血出过多、气随血脱、神明失养所致,治疗宜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同时继服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白芍、当归、陈皮、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等。

⑸痰厥证:素有咳喘,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为肝郁肺痹、痰随气升、上闭清窍所致,治疗宜行气豁痰为主,方药选用导痰汤加减: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南星、枳实、生姜等。

本文是徐庆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