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国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豆制品与乳腺癌的恩怨情仇

发表者:崔春国 人已读

民以食为天——泱泱大国,千年流传的传统习惯,可以说是已经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中国人见面问候“吃了没?”,谈生意、感情维系都是借着餐桌而达成。生了病,便问医生,“这是不是什么东西吃多了?”、“医生,有没有东西吃了以后可以缩小结节?”。 而在乳腺结节问题上,“豆制品”就被背上了这个“黑锅”。多少年来,这豆制品与乳腺癌的恩怨情仇,真是难了啊~~此篇科普文章要为“豆制品”洗脱冤屈!

其实,豆制品“致癌”的说法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实验一】2001年Nutrition and Cancer《营养与癌症》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论文,研究者发现小鼠吃了金雀异黄素(一种豆制品),体内乳腺癌细胞增殖比较活跃,且癌细胞增殖程度与饲料中金雀异黄素浓度相关。也就是说在小鼠吃豆制品越多,癌细胞长的越快。

结论——鉴于以往在小鼠身上证实的诸多医学试验结果,2006年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议:乳腺癌患者应慎重选择摄入大豆类食物。

大豆真的导致乳腺癌吗?

【实验二】与普通饲料相比,采用大豆异黄酮饲料饲养的猕猴血中雌激素减少,乳腺上皮增殖程度反而是降低的。

结论——豆制品在灵长类动物中起保护作用!

【实验三】再次拿小鼠对比实验。2011年一项系列研究(包括同时在小鼠与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试验)证实,小鼠血中大豆异黄酮水平是人类的20~150倍。

结论——因此,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老鼠对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与人类完全不同,以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是不合适的。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2012年美国癌症协会与美国癌症研究院重新发布的癌症与营养指南指出:食用大豆制品是安全的,强调豆制品中含有必需营养素及防癌的植物成分。

近20年来,科学家观察了超过1万例已确诊的乳腺癌病人,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和美国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通过询问并记录她们的饮食习惯,特别是豆制品的摄入情况,长期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吃豆制品较多乳腺癌患者不但生存期没有缩短,反而复发率还会降低一些。

有意思的是,与豆制品吃的很少(豆制品摄取量<20克/日)相比,吃豆制品最多的那部分患者(日均摄入豆制品摄取量>62克)乳腺癌复发更少(图1)。

一项中美两国联合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年轻患者(就是常说的没有绝经的女性),足够的大豆摄入能降低25%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患者诊断前多年的不良饮食习惯所造成的影响可能需要之后较长时间的膳食结构改变才能带来益处。

基于以上以上研究证据,《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推荐将大豆制品作为健康膳食的组成部分,适量摄入是安全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我们不推荐乳腺癌患者服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

那么吃多少豆制品才算“适量”呢?这里要推荐一本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今年发布《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也向乳腺癌患者推荐这本书虽然是针对大众的,但也适用于乳腺癌患者。鉴于我国居民日常烹调已摄入较多的植物油,因此建议每人每天摄入大豆25g,坚果10克。

【25g大豆分别约相当于125g豆腐=65g豆腐干=18g腐竹=430g豆腐脑=500g豆浆】

日常膳食中,大多数人很难对每种食物不会精确计算多少“克”再去吃它,这些数字也是给大家参考。

总之,目前还不能说豆制品可以治癌,但适量食用豆制品真的不“致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1-29